115文学 历史军事 边戎

第二二六章 汉部见闻(上)

边戎 阿菩 1192 12-16 12:45

杨应麒将捐钱给慧观建寺的商人、士人都骂了一顿等他停下慧观才微笑道:“助公家赞佛门都是积德行善。”

杨应麒冷笑道:“钱是落在你老和尚手里你自然这样说。”

慧观也不生气说道:“贫僧来津门也有两月了暗中看七将军建制理政虽古之管仲、商鞅亦不能及……”

杨应麒没等他说完便摆手道:“少来!这两人我是不敢比的!”

慧观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今日一席话更见七将军是通情达理之贤人却不知为何对我佛家有如此深之偏见。”

杨应麒笑道:“老和尚我看你也不是迂腐之徒既然如此我便跟你敞开了说。自来为政者只要不太昏庸无不对佛家又爱又恨你可知道为什么?”

慧观道:“我佛家导人向善劝人积德朝廷自然要爱我。至于说为何憎恨贫僧却不解了。”

杨应麒骂道:“老和尚自己卖瓜自己夸!好我便把历代朝廷恨你们的事情一一说来。第一件就是想做和尚的人太多。做和尚虽然不能娶妻生子喝酒吃肉却有诸般好处:既不用纳税又不用服役且有四方施主供奉乃是天下间第一清闲潇洒的归宿。所以崇佛风气一开剃度落的人便如蜂趋蜜!对朝廷而言和尚多了种田行商、交粮纳税的人便少了!对世俗而言人人都去做和尚传宗接代的事情怎么办?所以一到了僧多为患时节如何叫朝廷不恨你们如何叫儒生士子喜欢你们?”顿了顿又道:“其实剃度的人过多对佛门本身也未必是一件好事!那么多和尚真心向佛的有几个?大多还不都是身上披着袈裟心里想着酒肉胯下挺着淫棍?难道多了一大堆滥竽充数的光头佛祖便会高兴不成?只怕不见得吧。此是第一弊。”

慧观点头道:“七将军说的是。”

杨应麒继续道:“朝廷恨佛门的第二件事情便是和尚们占着太多俗产。和尚本该四大皆空戒贪戒痴。但和尚也是人也要吃饭穿衣所以我佛在世时也要去乞食否则何以维持这副臭皮囊?只是你们佛门中的那些假和尚却常常干出贪占田产财货的俗事!口里阿弥陀佛兜里富可敌国!天下财货本有定数这边多了那边就少了。且有钱的和尚必好敛财好敛财的人生性必吝!性吝之人拿到钱财便到死不肯吐出来用!世间财货如人身上血脉流动则康健滞塞则病死。财货死在你们和尚庙里不肯流出来则民生必因之而病你们小贪则民生小病你们大贪则民生大病民生大病则天下危乱社稷震荡。此弊若和第一弊交相生为祸更大!如你方才所言家国危亡佛门焉能独存?大家一起倒霉你们和尚也别想躲得过去!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是个明智点的皇帝宰相都要灭佛的!结果是假和尚连累了真和尚坏和尚连累的好和尚!此是第二弊。”

慧观口宣佛号道:“好一句假和尚连累了真和尚坏和尚连累的好和尚!”

杨应麒道:“第三便要说到更具体的事情了。你们佛家喜欢兴建寺院这也就罢了偏生又喜欢造偶像。金佛像也罢铜佛像也罢这金铜都是我神州大地颇为缺乏的物产偏偏又是国家必备之物。小佛成百上千斤大佛万斤十万斤一座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