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陛下,奇观误国啊!

第23章 不要脸的臭棒子

这个汉前王朝的国土制度, 跟汉以及汉之后的王朝有所不同。

至于这个汉前王朝的文化进程, 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文献以及史料支撑,宋彩月不能凭空捏造。

不过唯独有一点,宋彩月跟其他几个教授无法了解清楚,最终也只能归功于当时的文化进程太低,以至于帝王心术的用处被无限放大。

因为从文献以及壁画中体现出来的都是神明的作用,而这一点也是那些质疑者抓住的重点。

【其他我觉得没问题,但是你们祭祀一趟,就百姓丰衣足食?过分了吧?】

【确实!这一点太假了!没得洗!要么就是你们华夏考古工作者不够严谨,我建议还是从我们米国邀请专业人员帮忙勘察!】

【米国就算了吧?应该是由我们棒子国的教授过去,毕竟那里是我们大棒子国的文化遗迹!我们棒子国教授已经交涉多次,你们华夏死不悔改!这是最后通牒,如果再不让我们棒子教授进入遗迹,就等着我们棒子国的狠厉手段吧!】

【我们耍流氓肯定比不上你们棒子国,不过你真的想要我们华夏硬实力掰掰手腕?(此账号登录地点为华夏对外国交流部)】

关于网上争论的话题,宋彩月并不感兴趣,眼下她手上有两个项目,基础探索已经结束,但是后续的细致研究还要继续。

现在她已经带着自己的学生回到了研究所,诸多文献还要重新整理。

而远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季昌,此刻正在王室农田中忙碌着。

农耕时代,王并非成天坐在王室内,他还需要想着如何养活底下的子民。

看着挥汗如雨的王,蔺荇几个老者都不禁欣慰不易。

有这样的一位王,虞国或许能够延续下去。

此前的殇王已经差不多把虞国家底都败光了,想不到庄青王即位两年,就重新稳住了朝堂与天下。

距离庄青王祭祀已经过去三个月,不论是王室还是黎民百姓,都迎来了最新一批土豆红薯的丰收季。

具统计,静安千亩田地,收获近一万五千石粮食。

本来按照季昌的规划,第一季至少都是能够有一万七千石收成,奈何有些区域的土地即便有超前化肥滋养都难以改善土质,这才导致最后交上一张没能让庄青王满意的答卷。

但即便如此,静安的臣民却都已然满足。

本来他们的粮食都是春耕秋收,一年一季,撑死亩产三石,若是遇到旱灾洪灾,更是颗粒无收。

可眼下按照王的安排,一年保底三季,收成至少都是以往的十倍乃至更多。

“王!臣以为眼下可以向全国的推广土豆红薯的种植了!”见季昌从田里上来,蔺荇就立刻迎了上去。

季昌抬眼看向他:“蔺相的心思孤清楚,不过……”

说着他扫了一眼蔺荇身后的群臣:“算了,去屋里说,你们这帮老头子也经不住折腾,你们身体垮了可没人给孤办事。”

几人虽然没有陪着季昌下地,可也在烈日中暴晒了一两刻钟,早已口干舌燥,听到王如此体恤,便都展开笑颜:“谢王上。”

回到田边小茅屋,季昌便直接瘫倒在特制的摇摇椅上:“着急忙慌过来,就是为了催孤将两类神物推广出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