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零四章 商业集团(三)

者说麻烦很是不解。在他看来,一辆拉货的马车而已,完全不必搞得这么复杂,很多部件完全是可以简化设计的。他很不理解穿越众们为什么会将其搞得这么复杂,因为这样制造成本会比较高,维护起来也很麻烦,当然故障也会比较多。因为增加了很多零部件,相应的故障点也就增多了,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不过在穿越众设计师、南方车辆厂厂长祁永杰将执委会和政务院的最高指示告诉他后,托里拆利顿时激动了。因为祁永杰告诉他,执委会决定开始尝试研发蒸汽机车,即将蒸汽机作为车头来提供动力,同时将许多车厢连在一起形成列车,由蒸汽机车头拉动列车前进。由于蒸汽机车头理论上能够提供的动力很大,因此这种被穿越众设计师们称做“火车” 的车辆无论是载货还是运人效率都将非常高,拉起数百吨的货物轻轻松松。

托里拆利不是没有眼光的庸人。相反,他很聪明,眼光相当犀利,动手能力也极强。他很快就发现了目前南方车辆厂生产的一系列轨道马车中使用了相当多的传说中的“火车” 的技术,比如凸缘车轮技术、车厢减震弹簧技术、闸瓦制动装置技术,以及两个车厢之间连接用的车钩缓冲装置技术这种技术还是前阵子托里拆利亲自参与的呢,他和一帮锁匠们一起埋头研究了几个月,经过多次设计、制造、试用、改进、再试用、再改进这么一个痛苦而又快乐的循环过程,终于研制出了符合上级要求的车钩缓冲装置。

五月的东岸野外处处是一片迷人的深秋景色。梅林河(圣米格尔河,因河岸边大量种植移民带来的梅树而得名)畔,五百多名新来的法兰西移民正与本地原本的居民(三百名明人、一百名查鲁亚人)一起,挥汗如雨地修建着一座码头栈桥。

这座执委会新设立的梅林港码头是将来国内南北运输重要转运站。梅林港在未来的规划中,既是一座内湖港口,同时还设有一个铁路站。无论是梅林港码头还是铁路站都归交通部直辖,在此设有一个大规模的转运货场及仓储基地,用于转运或临时存放南来北往的物资。

一条带着铁锈的钢制轨道从码头(兼铁路站)货场内延伸而出,朝西南方蜿蜒而出,一直消失在地平线上。这条正处于修建中的钢制轨道就是目前在东岸共和国国内赫赫有名的棉梅线(棉农乡梅林港)铁路,该铁路总长在80公里以上,耗费极其巨大。不但交通部下辖的五大建设局有两个派驻在了这里,进行艰苦的铁路修筑工程,就连第一机械厂、平安钢铁厂、河南木材加工厂、西湖木材加工厂、大鱼河兵工厂、北方兵工厂、建筑材料公司、内河运输公司、陆军部、内务部等单位都被动员了起来,全力保障整条铁路的修建。

而在紧邻铁路站的地方,几间巨大的厂房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厂房门口挂着一木牌,上面用黑色墨水写着“交通部南方车辆厂”几个大字。此时工厂大门紧闭,几名内务部警察持枪在门口警戒着,而在厂房内部,巨大的机器轰鸣声正响个不停。

南方车辆厂的机加工车间内,几台特制的大号车床正在蒸汽机的带动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