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三百四十七章 北满格局(二)

立一系列的定居点。(115wx)•(org)

不过,定居点有了,但人呢?原本的女真人肯定是不成了,这些人擅长渔猎,但不会种地,而如果没有人会种地,大家都逐水草而居或四处游猎的话,那么定居点又如何维系下去?所以这才有了陆小峰一开始的问题,这里没人会种地吗?

⇧孤独麦客的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由?[115.文学]?全网首发更新,域名[(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而在听到贝振声的回话后,他基本上确定了,这个地方是真的太落后了,不靠大量来自先进地区的移民来带的话,基本上文明是很难起来的。得,还是得到宁绍一带去想办法,那里人口增长很快,但无论是农业还是工商业,都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那么就只能往外输出了,远东诸藩以及东岸本土无疑是当地移民最主要的去处。

不过来自南边的移民数量不可能是无限的,且去向选择很多,每年能够被吸引来到满蒙地区满打满算不过五六千人罢了。而就这五六千人,还有很多地方争抢!诸如外东北之类的远地方就不谈了,陆小峰从去年到今年在南边新设的东堡乡(位于后世纳德霍卡附近)、松阳乡(位于后世阿尔乔姆附近)、卡赞乡(位于后世卡赞卡小城附近)、东宁乡(位于后世东宁市附近)、绥芬河乡(位于后世绥芬河市附近)、图里乡(位于后世图里罗格小镇附近)、虎林乡(位于后世虎林市附近)等多个定居点,比较密集,需要安排的人很多,因此未必有多少宁绍移民可以用到这些地方,说起来确实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

难不成,真的只能贝振声所说的,从哈尔滨堡、模范堡一带调人?那可真是个不太好笑的玩笑呢!要知道,那边目前的人也很紧呢,且当年安排了许多宁绍移民过来,与当地人混居通婚,正处于融合调整阶段。这个时候贸然削减当地人口,隐患怕是很大,陆小峰也不敢这么做。

唉,别人都是人多地少,但东岸却是人少地多,这可真是一件糟心的事情,陆小峰对此有些无奈。满洲大地无疑是肥沃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而且库页岛那边的大泊植物园几十年种子研究、培育下来成果斐然,适宜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小麦、水稻种子已经推出了好几代。小规模实验证明这些抗寒种子能够在满蒙高纬度地区种植、生长,且产量也相当不低,而在哈尔滨堡、模范堡乃至伯力等县的中等规模推广种植实验中,反响也相当不错。

毕竟,这个年代的气温较清初那段最冷的时节已经回升了很多了其实不回升也没问题,19世纪后期东北的气温比明末清初还低,照样可以种植,当然这得益于朝鲜农民对抗寒水稻种子的潜心培育东北平原有大把的黑土地可以拿来种植粮食,进而成为一个稳定地粮仓,然后在满足本地消费的同时,搞不好还有余裕出口南方的宁绍,与目前正在当地大量倾销的朝鲜粮食、南洋粮食构成竞争,减轻一点白银外流的程度。

但以上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人,而且是来自文明地区的有足够农耕经验的人口!但就是这人口来源,真的让人头疼啊!宁绍是人多,但盯着的地方多,来自本土移民部的官员常年坐镇定海港,用土地和安家费诱惑这些人前往东岸本土,虽然九死一生出远洋对他们来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