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国离乡(二)

意,然后摇摇头将这些负面情绪通通甩出脑海,又恢复了刚才那个“**” 的黄大掌柜的模样。

只见他在大冬天里摇着折扇,走到正在码头边接收军械的郭升身边。笑着说道:“郭帅可还满意?此乃第三批军械,可是让我军库存为之一清啊。瞧瞧这弓、这箭。非得有上等牛角、牛筋不可,朝鲜李氏于济州岛上多年的积蓄已尽在此处。再看看这火铳、这军刀,亦非凡品可比。还有这盔甲,六十步外可挡鞑子鸟铳铅子、三十步外可挡其重箭,威力非比寻常。”

“黄掌柜所言不虚,俺对东岸军械的喜爱是众人皆知的。”郭升呵呵一笑,一把沉重的燧发枪在他蒲扇般的大手操弄下显得异常灵活,只见他从腰间抽出41年式钢制刺刀,熟练地在枪管下方的套筒中一悬一卡,然后虚空劈刺了两下,满意地说道:“前些日子磁侯(刘芳亮)率六万军围攻荆州,就多仰仗贵军送来的军械了。黄衣大炮破城,身着胸甲、臂铠、兜盔的铁人军破阵,一战斩了郑四维那老乌龟,真是痛快!”

几个月前,刚刚从陕甘绕路抵达湖北的李过、高一功所部数万众围攻荆州城,只可惜因为缺乏重武器而功败垂成,徒让那清廷副总兵郑四维得意了好久。如今仰仗着黄衣大炮破了那乌龟壳一般的荆州城墙,郑四维这厮也被枭首,总算是出了口恶气了!而且自从有了黄衣军送来的这种极为轻便却又防护力超强的盔甲后,富有经验的老军官的伤亡率也直线下降,有力保障了顺军各部的战斗力。

“呵呵,将军喜欢就行。”黄仪也跟着笑了几声,然后说道:“听闻闯王已破长沙城,那南明的何腾蛟、堵胤锡已远蹿衡阳,真是可喜可贺啊!不过将军有暇亦不妨多劝劝闯王,而今清廷势大,大顺、大明势弱,何不联手共抗鞑虏?切勿做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啊!”

“黄掌柜有所不知。”郭升摆了摆手,然后悄声说道:“陛下自克复长沙后,伤势复发,目前正在城内安养。如今军中做主的是李、高、刘诸位将军,大伙儿已经与那明廷休战,而今重兵云集荆州、岳州、澧州一带,欲与那孔有德大战一番,此时断不会再与那明廷起事端。”

“那我就放心了。”黄仪摸了摸一片青茬的下巴,然后笑着说道:“此番我带来工程技师十二人,皆是经验丰富之士。磁侯、亳侯欲整修巴陵、临湘、平江、澧州、益阳、浏阳等县城墙,若有不决之事,大可问询于此十余技师。”

事实上刘芳亮、李过、高一功等人对东岸人大力推广的棱堡技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准备在一些重要地点修建一些砖石土木混合结构的中型棱堡,然后配备上东岸人资助的火炮,应当能够大大迟滞清军的攻势。而这也正是东岸人派这十二名工程师来此地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来指导顺军修建棱堡、安放炮位的。

大顺控制区内的人力资源还是要远远超过东岸人的,砖石木材不难取得,如果抓紧时间的话,在岳州、澧州这两个重要城市的外围地带修一个能够屯驻数千兵马的中型棱堡还是不成问题的。到时候若是清军大队人马来围攻岳州、澧州城,那么城外的棱堡必将令他们感到如芒刺在背,无法全力攻城。

交接完武器后,黄仪接下来也没有再和郭升多谈,双方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然后便各自告别。黄仪带着一千多名顺军老小,乘着四艘炮艇缓缓离开了巴陵县码头,顺着江水往下游而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