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三百六十五章 合作(二)

股权已经是看在你们能提供大量帮助的份上了,不然的话你们就连1%也别想得到。(115wx)•(org)

听到陶晨曦如此不容商榷的话语,西里古的脸色也有些发黑:“你们难道就不考虑原料进口的问题么?意大利有一些地区有成规模的蚕桑养殖业,这都掌握在我们手里,如果我们以这个入股要求增加股份呢?这你们难道也能够无视?”

༄想看孤独麦客的《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吗?请记住[11.5文学]的域名[(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对不起,我从来没听说过意大利有成规模的蚕桑养殖业。也许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有,但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很低,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你们在里昂的丝织工厂使用的是从波斯进口的生丝。至于意大利的蚕桑养殖业,那还上不得台面!”陶晨曦继续毫不留情地打击道,话语间浓重的火药味使人根本无法联想到这是在接待“外国友人”。

事实上陶晨曦说的也没错,此时无论是意大利还是法国的蚕桑业虽然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不成气候,也许是气候或养殖技术的问题,也许是当年蚕种从东罗马帝国传来时发生了变异,总之这两个国家的蚕桑养殖业一直很成问题,不得不从奥斯曼帝国购买转口销售的波斯蚕丝。

波斯这个国家此时发展蚕桑养殖业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他们应当是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从中国西域的于阗国获得了蚕种及饲养、剿丝技术。而于阗国获得技术的时间则很难判断,也许是在东汉年间,也许是在西晋年间,总之是从中原偷来的。蚕种及养殖技术传入于阗后,西域的沙漠绿洲城镇中很快便遍布了大大小小的蚕丝养殖场,不过于阗国是其中唯一掌握剿丝技术的国家。

波斯的蚕桑养殖业在此时规模不小,而邻近的克什米尔地区也盛产大量蚕丝,不过是野生蚕丝。即克什米尔的蚕并不是人工饲养的,而是当地的原生物种,当地土人从野外收获蚕茧,然后进行再加工。野生蚕丝比家养蚕丝的纤维较粗,但坚韧耐用,也是一种极好的原料,东岸人早已经从葡萄牙人那里打听到了这些消息,因此此时根本不惧热那亚人的威胁。

“原料的问题不劳你费心。”陶晨曦板着脸说道,“我们会从奥斯曼帝国想办法进口的,这应当不困难。”

陶晨曦嘴上这么说着,其实心里想的却是可以让新华夏开拓队的人乘船去试着联系一下波斯人或者克什米尔人。毕竟从人家那里进口原料总比从奥斯曼人手里进口二手的东西要便宜一些,这对控制成本极有好处。(未完待续。。)!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