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玄幻奇幻 穿越之细水长流

91、一无是处的腊梅

厨房的隔壁,则是库房,可以存放米面腊肉咸鱼等物。

厨房门外就是井,用水极为方便。

倒座的西两间,则是柴房,搁柴火和木炭,不拘烧灶还是烧炕,也都方便。

李满囤家人口少。和在家时一样,五间正房依旧是正中的那间做堂屋,李满囤王氏住西二间,红枣住东二间。余下的两间正屋和东西厢房则继续空着。

因原来也是七架梁的房子,所以,李满囤搬来的家什搁现在宅子也是尺寸正好。只今天天晚了,架子床来不及装了,所以,今儿不拘是他,还是红枣都只能睡炕。

王氏第一次来庄子。她见眼前的宅子足有十六间大屋,且还都有前廊,至此王氏因为被搬家而惆怅了一天的心情方算得了些安慰。

有余曾氏帮衬,王氏很快就收拾好了厨房和库房,但对着一笼鸡,却犯了愁。

古话都说“鸡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开当铺”。所以,村里自古都有鸡不上堂的风俗––这鸡窝是万万不能做在堂屋前的庭院里的。

余曾氏知道王氏的烦恼。她想了想方和王氏说道:“太太,这宅院两边还有够盖两个院子的地方。”

“要不,明儿让我当家的就在院子外空地上给搭个鸡窝?”

王氏见天色已晚,便就让余曾氏把鸡笼先搁到柴房,至于鸡窝,只能等明天再说,当前得先准备晚饭。

王氏原本以为自家的宅子建得好,简直满足了她对家宅的一切梦想,但等住进这老北庄的宅子,她才体悟到啥叫好上加好。

老北庄第一个好便是厨房那个能同时烧煮三个锅的灶。虽然今儿还只有两口锅,但她几乎可以预想到再添一口锅后,她做饭的方便––一口锅煮饭加蒸菜,一口锅煨汤,一口锅炒菜。往后,每顿饭,她都可以一起开锅了。

第二个好就是院子里的所有房屋都有前廊相连,前廊地面都铺着青砖,这样不管啥天气,她都能自由来去柴房、厨房和正房,而不用换鞋。

第三个好就是厨房门外就是井,用水,倒水都方便,感觉水缸似乎都成了摆设。

有了这三个好处,王氏便就觉得搬家也不是坏处。

好歹是越搬越好,不是吗?

正月十一,一早,李满囤便进城去寻李满园告知他明天来庄子吃暖房饭。

李满园早就想进老北庄瞧瞧了,闻讯自是满口答应。

李满园家出来,李满囤就去家具店买请客要用的三张桌子和十六张长凳。

三张桌子,李满囤本想买和家里一样的红木桌,但店里却剩下一张桌和九张长凳。

问过掌柜,确认这个款式以后也不会再有。李满囤只得搁店里瞧了一圈,选中一套新到的雕花不大一样的红木家什,然后买了堂屋用的长几、几柜、两张八仙桌、四张椅子、八张长凳以及两张炕桌——准备搁在东厢房日用。

因没有架子床和衣橱这样的大件,李满囤买这许多,不过花了十吊出头。

因买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