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九十一节 苏波战争

大国崛起1900 狂人阿Q 1190 04-30 04:03

被一个个利好刺激的,投资、就业一片大好,没赶上第一波物价市场行情的资本家懊悔不已,慌忙增加产量,而第一波行情中发了财的,已经开始进行扩建了,寻求贷款又让银行业也开始受惠。

可以说中国经济被利好和投资刺激的彻底走出了阴霾。

中国经济见好,欧洲商品进口就增加了,英国的纯碱,石油产品在中国的需求量很大;法国的红酒、时装、香水等奢侈品在上海等摩登城市也有很多顾客,让人意外的是法国的拖拉机竟然也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

法国的拖拉机很有法国特色,跟雷诺生产的坦克一样,都是小快灵特性的。

这跟法国的农业有关系,法国的农业在欧洲算是最发达的,即便是在战争之中,法国也几乎能够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但是法国农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跟英美的大农场相比,他们的农场普遍比较小,两三百亩的农场占有了绝大部分农场比例。

这种农业,虽然比较稳定,但是效率其实不算高,因此法国农业是竞争不过美国人的,但是他们的农业机械却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农村也是以这种千亩一下的小地主为主,真正的大地主数量只占极少数。

另一个原因是,战争期间,大量华工进入法国在法国的农场工作,农业华工的数量至少有一百万,让法国从农村抽调出了相同数量的劳动力进入战场,这批华工中,至少有十万人学会了开法国的小拖拉机。

这些华工这两年陆续从法国归国,他们回来可不是空手回来的,而是拿着几年的工资。手里有了钱后,有的人就在家乡置地盖房,安安心心当起了地主。

可是中国正在工业化,城市的工资比农村可高多了,加上东北大农场的粮食,还有巴西越来越多的粮食进口。让粮价普遍不高,所以农村长工工资高,土地价格却很低。

用自己几年的工资低价卖了几十亩上百亩土地之后,华工发现根本就没办法挣钱,雇人种粮吧,工价高,粮价低,他们于是就想到了法国的那些农业机械,正好法国人跟中国签订了同上协议。关税大幅度下降,法国人就开始到中国推销他们的产品了,农用机械就成了法国第一批打开中国市场的产品。

当然中国的产品也在大规模的进入欧洲,价格低廉的钢铁,这些年欧洲因为战争停滞,而中国却始终在研发的柴油机,以及柴油机车,西门子的电力机车。这些新的交通工具,对正在重建的欧洲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粮食也是一项大买卖。英国人尝试着采购中国粮食,用来取代美国粮食,借此节约美元还给美国。

他们买美国的粮食,要么用美元,要么用黄金,而这两样他们都没有。在美国的高关税制度下,他们根本就无法出口,所以只能选中国,从中国进口粮食,又能用出口商品来平抑收支。显然比跟美国人做生意划算多了,再说中国东北的粮食成本比美国都低,毕竟中国的工人工资还远远比不上美国。

中国的工资水平还处在一个鼓励日薪一两银子阶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