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七十九节 重工业基地

大国崛起1900 狂人阿Q 1190 04-30 04:03

山东人口已经到了七千万,成为仅次于四川的第二大人口大省,而且工业发展比较早,人均收入颇高,城市化程度也最高,已经到了35%,经济危机之前,城市化速率很高,要不是这次大危机恐怕都快到一半了。

巨大的城市人口,这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东北轻工业品的最重要的市场,渤海隧道通车之后,东北到山东距离缩减一千多公里,这对于单价本就不高的东北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东北正要对渤海隧道极为重视,奉天、吉林、黑龙江以及乌东和黑北五省省长全都到位。

但不仅仅如此,另一个原因,就是东北经济实在是不景气。

东北是第二大重工业基地,但是跟山东的重工业相比,却显得粗放了一些,他们规模庞大的钢铁工业,可是主要以生铁和粗钢为主,不像山东早就转向造船用钢和特种钢铁了。

这种粗放式的重工业,在繁荣时期,效益还算丰厚,一旦遭遇经济危机,抗风险能力太差,经济危机一爆发,几乎所有的钢厂都开始亏损,接着就是减产和破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东三省的几个省长统统换了一茬,但谁上台接手的都是一个烫手山芋,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见到总统米青和总理杨潮之后,东三省官员一个劲的哭诉,显然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而他们哭诉的也十分有道理,因为全国各地都得打了国家项目的支持,唯独东北没什么动静,就算改造旧城项目,东北得到的照顾也最少,因为发展的晚。反而方便统一规划,加上东北富庶,所以东北的城市基础设施本就比较好。

而国家投资兴建大西南水电项目,一举就能让西南三省成为电力工业重地,在江西修建粤赣运河,大运河改造工程更是能惠及从山东以南直到长江的整个江苏。以及大半个浙江,从苏北徐州到长江这一段,改造完成后,直接可以通行2000吨级船舶,轻松组编一万吨的驳船没有问题,等于是给江苏在修建一条纵观铁路,还是最高标准的铁路,而对于浙江则让宁波海港跟运河相连,江海互动前景广阔。

其实东北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都很好,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土地肥沃,同时还有渤海湾、日本海的漫长海岸线,还有沙俄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当年杨潮除了建设山东外,东北是第二个建设的地区。

但是劣势很也明显。海岸线漫长,但是每年有半年日本海方向的港口是冰封的。别说庙街的港口,就是海参崴冰封时间也长达半年。而且孤悬关外,自身几乎就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无法跟内地联动,发展后劲乏力。

所以东北正要想得到更大的支持,希望国家能给他们投建大型项目。

国家的大项目可不是胡乱砸钱。那是杨潮设计的国家整体效率提高的大局,大西南是人家有那个条件,江西水系跟广东水系在分水岭只有十几公里距离,这些都是自然条件,是老天爷给的。东北可羡慕不来。再说,东北的水运其实并不落后,他们不需要修建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