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汉帝国

第三十五章 千年鼎革

大汉帝国 殷扬 1182 12-20 07:21

风行, 说动就动。

“马上就到了春耕时节这事敲定。还可以多一季收成。匆促之间。不可能推广很多, 至少在关中不是问题。关中是大汉都城所在,一年的粮食耗费甚多,不得不从别处运粮,若是关中今年能用上这技艺,岂不省很多事?”周阳一边说。一边走了出去。

赵过只得跟上,赞道:“大帅做事,从不拖泥带水,怪不得能击败匈奴五十万之众!赵过佩服!”

要是换个人,肯定会说,你先等等。我向皇上禀报,容皇上圣裁。周阳直接带他进宫,要赵过不佩服都不行。

出了房间,抬头一望,天早就黑了。周阳没二话,叫人牵来马,和赵过直奔未央宫。

默默

养心殿,景帝身着燕居之服,跪坐在矮几上。主父偃、冯敬、窦婴三人跪坐在景帝对面,四人正在商议大事。

“主父偃,你这条呈拟得好,可以说是条分缕析,一条一条的,清清楚楚。”景帝甚是赞赏:“这次要招的人才,不仅仅会治国,有治国之术。其他的也要,会养马的。会种地的,会织布的,会做工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要,联都要用。你这条呈里全写进去了,好!”

“谢皇上夸奖!”主父偃谦逊道:“若不是破虏侯提点,臣也想不到这些。”

“周阳有奇思妙想,很新颖。

景帝对周阳这个。爱婿,颇多赞美之词:“他说要办学,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要办学。就先得有人才,没有种子,哪来的果子呢?这次招揽人才,就是在寻找种子,有了他们,才能办学。联要大量驯养战马,会养马的集中在一起。办个学,让他们教会更多的人。会种地的,集中在一起,也要办学。研究更好的农具,更好的耕作之法”如此一来,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人才鼎盛,百业繁荣。治国的有纵横之士,种庄稼的有妙法。养马的有奇思”

景帝越说越欢喜,一幅美丽的图画就给他描绘出来了。

主父偃、冯敬、窦婴听得不住点头,欣喜不已。

“这次招揽人才,非常重要,影响深远,你们一定要做好!”景帝最后道。

“诺!”主父偃三人齐声领旨。

“禀皇上,周阳求见。”春陀进来禀报。

“周阳?”一听周阳二字,景帝脸上就泛起了笑容:“他来得正好!这些事,是他提出的,得让他来瞧瞧,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叫他进来!”

春陀应一声,出去传周阳。

周阳在春陀的引导下进来,上前一步,冲景帝见礼。景帝手一挥。阻止周阳见礼道:“来!坐下!这些事是你提的,你也来出出主意。”

周阳应一声,跪坐下来。主父偃把条呈递给周阳。周阳以最快的度浏览一遍,振奋异常。他给景帝的提议,全部采纳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办法实行。

这次人才招揽一完成,就会全面铺开。可冉预见得到,只需要数年时间,汉朝的国力将会有空气提升。各行各业都将繁荣兴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