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春色

第八百三十一章 贤父犬子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194 01-13 02:47

收缴了。过了两天,张盛才查出,以前抄杨士奇家的时候,搜到过同样的一只瓶子;两厢对比,果然几乎一样。他又让精通古董的文官查验,确定这两只古董是同一窑出产的瓷器。

于是张盛逮捕了当铺掌柜,审问来源,顺藤摸瓜查到了瓷瓶乃从江西的当铺分号运来、已经是当死的古董。锦衣卫立刻派出人马,前往江西分铺。

杨士奇的独子杨稷,总算露出了马脚。过了几天,锦衣卫信使便从江西加急奏报,杨稷已被逮|捕。

废太子东宫故吏杨士奇出身贫寒,本人是个既守规矩又很谦逊的文人,颇有名望;其洞明世故,常能直言,为上|位者进了很多中肯的谏言。他自己大半辈子谨小慎微,儿子却完全不同。

废太子“非法登基”之后,杨士奇成为高炽身边的心腹谋臣,地位尊荣。其子杨稷也愈发嚣张跋扈,开始干一些欺男霸女的歹事。

杨士奇只有个独子,自己吃苦半辈子,便尽力让儿子锦衣玉食,打骂也舍不得下重手,且自然要想办法给儿子通融关系;杨士奇确实人缘很好,每次都能收拾烂摊子。却让杨稷愈发胆大。

有一次杨稷与人玩斗鸡赌钱,因为自己的鸡被啄死了,与人发生了一点小口角,竟然带着家丁把对方打得遍体鳞伤、活活殴|打致死。应天府将杨稷逮|捕归案,杨稷当众叫狱卒好吃好喝供着他,因为过不了几天他就得出去了。

果不出其然,杨士奇与张皇后的亲信宦官沟通之后,应天府便巧做安排,修改了卷宗;刑部复议也假装不知。不到一个月,杨稷便回家了。

而那苦主王家的人,收了杨士奇一笔抚恤费被迫和解,受官吏遣送回乡。不料那王家新寡的媳妇连氏非常执着,竟拿着当年太祖皇帝发的《大诰》本子,一路到了京师,到刑部衙门擂鼓喊冤。

刑部便将连氏逮|捕入狱,既不问罪,也不释放,关到了朱高煦带兵进京那年、才被放了出来。她依旧在京师住着,时不时举着《大诰》拦轿喊冤。

太祖下旨印的《大诰》有一个神奇的功能,朝廷几乎每家都发过一本,并许诺庶民:遇到官吏欺压百姓、冤案等情状,任何庶民都可以拿着这个册子当路引用,直达京师告御状,大明皇帝必为民做主(太祖认为他的子孙后代,和他一样大|权在握);关隘守卫、巡检等人不得阻拦。

明太祖非常痛恨欺压贫苦百姓、贪赃枉法的官僚,曾经因为一两银子就把一个官员剥皮填草了。县衙门外告诫贪官的浮雕、官府大堂外的御制石碑文字,无不在展现太祖的政|治理想。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早已不是严苛刑罚的时期,只剩那本《大诰》、依旧如宪法一般有充当告状路引的功能。

但即

便新君继位,刑部也无法为连氏伸张正义;因为杨士奇被软禁之后,杨稷已经跑了。无须连氏伸冤,锦衣卫、三法司的人也在搜查杨稷。

那杨稷躲到了江西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又有杨士奇的一个好友庇护,锦衣卫查了三年都没查到。这回露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