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金主

三五五 科学的新起点

大明金主 美味罗宋汤 1190 02-18 02:45

文明就跟学习不稳定的中学生一样,站在世界之巅时没必要骄傲,跌入悬崖的时候也不该自卑。从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的历史来看,如今华夏的世界领先地位,的确已经受到了威胁。

最早在唐贞观九年,捏斯托留派的阿德本在长安见到了太宗李世民和宰相房玄龄,并留下建立修道院,翻译经典。然而这次交流仅仅作为交流被记录在册。蒙元时期,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基督信仰再次来到华夏,但也只是作为异文明的使者,并没能站在与华夏同等地位上进行交流。

现在耶稣会创始人之一的圣方济各?沙勿略已经因为疟疾病逝在广东外海的上川岛,未能在有生之年踏上大明的国土。耶稣会的继任者们在葡萄牙人租借的澳门落脚,距离真正进入大陆进行文化交流还有十三年。

徐元佐在遇到理科问题头痛不已的时候,很希望能够有人带本教材过来。以他的学习能力,即便无法恢复到高考前的巅峰状态,中考水准应该还是有把握的——如果只是追求个及格。冷静下来回忆了一下文艺复兴的进程,徐元佐这股热忱也就冷却了大半。在他的记忆中,数学家们的崛起距离现在还有二十年,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还被称为博物学者,没有严格的分野。

唔,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伽利雷才刚刚六岁,他要再过两年才会上学启蒙,而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徐元佐的《物理小识》中了——很遗憾,没有署他的名字。至于伽利略的学生托利彻里,那位发现了大气压的小朋友,唯一的历史任务大概就是发明气压计了——徐元佐在这上面还没下手。但并不保证他能赶在大明科学家之前造出来。

不过在生理学上,欧洲的解刨学家和画家的确已经走到了明朝人的前面,血液的小循环系统也被发现了。徐元佐在整理思路的死后,觉得可以请澳门的传教士带些人体解剖图过来,并且培养本土的解剖学者——顺便把血型分类的著作权抢先署名。

这些可都是无形资产啊!

徐元佐坐在课堂上,在纸上写下了自己需要的各种西方书籍。主要还是欧几里得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至于当今的西方著作,只能笼统地说“基于古希腊文明而阐发的今人著作”。这张清单将会随一个三人小组被送到澳门,呈交给耶稣会在澳门的主持神父——如果徐元佐没有记错,应该是去年创立了圣辣非医院的贾内洛。

等他写完了这份小小的清单,发现课堂上十分安静。

徐元佐抬起头,看到李腾正在等着他。一时间,好像回到了高中化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抓住的时候。

“怎么?”徐元佐轻声问道。

李腾道:“刚刚想到一个问题。咱们已经知道磁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若是用阳极磁石铺地,再身穿阳极磁甲。人岂不是就能飞起来了?”

徐元佐有些头大。

为了尽快实施自己的“巨人康复”计划,最早的自然科学教育,便放在了三清观的偏殿里。学生是四个小道童,老师是道士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