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武侠仙侠 道门法则

第八章 道门修行理论

道门法则 八宝饭 1196 06-02 02:42

之上,和黄冠境以下完全是两个概念。

炼出金丹之后,便要开始修行本命元神,也就是第二个步骤——化神。由这个阶段开始,道门出现了内外之别,也就是正一和全真两种修行法门的分别。

修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长生,想要长生,就必须炼成本命元神。金丹是法力的凝聚体,无论正一还是全真,金丹都是法力之源,代表的是修为的境界,而不是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正一所代表的外丹道,其本命寄托在符箓之上,称本命符箓,全真代表的内丹道,本命直接寄托在金丹之上。

符箓可以直接斗法,而金丹不可,所以全真一派也会修炼某种法器与金丹相连,又称本命法器,但却并非真是本命。

由此开始,外丹道和内丹道在修行上出现巨大的鸿沟,到了最后领悟天道时,外丹道的本命符箓融入天地,可以调动天地和周围环境的力量,以天地为师,称天师;全真则将自身炼为天地,体内炼就宇宙,人体归于本真,称为大真人。此为合道。

那么魏致真所说的,楼观一派既非内丹又非外丹,或者说既为内丹又为外丹是什么意思呢?

楼观一派出世极早,当楼观大兴之时,道门其实还没有正一和全真,更不存在内外之别。在本命元神的寄托物上,楼观派道法行的阴阳之道,也称两仪之道,也就是说将本命元神同时寄托在符箓和金丹之上。

魏致真特意向赵然解释,同时寄托的意思,并不是说本命元神的一半寄托在符箓上,另一半寄托在金丹上,也不是说本命元神前一刻寄托在符箓上,后一刻寄托在金丹上。它同时与符箓和金丹相合,既在符箓上,又在金丹上,换句话说,它既不在符箓上,又不在金丹上。

这句话或许很难理解,但却是楼观派本命元神二元性的真实写照。举个简单的例子,楼观派修士和别人斗法时,可以直接以本命符箓出招,也可以与金丹相连的本命法器出招,二者都是“大招”,威力无穷。当本命符箓受损的时候,本命元神并不会受损,因为它寄托在金丹之上。那么如果本命法器受损了怎么办?也不怕,因为本命元神不在金丹之上,而是寄托在符箓之中。

赵然听得目瞪口呆,对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很难理解,最后只能勉强借助另一方世界“波粒二象性”学说来强迫自己接受。

不过理解起来虽然很困难,但听上去却相当不错,赵然心中不由又是激动又是鄙夷。激动的是这条路子太邪乎,绝对是杀人或保命的“光明大道”;鄙夷的是如此战斗除了“耍赖”二字,真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来形容。

当然,赵然现在还没有机会接触楼观派的核心道法,他一个小小道士,必须将羽士、黄冠和法师境跨过去,才能考虑本命元神的事情。只有到了那个时候,魏致真才会将楼观秘藏——《水石丹经》传授给他。

甚至到现在,二师兄余致川和三师兄骆致清都还没有见过这本书,他们两个至今还没迈过黄冠到法师之间这一瓶颈。

经过魏致真的讲解,赵然终于算是彻底缕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