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七百一十三章:战匈奴(十七)

下秦王称号也不是给赵氏赢姓。该是给予吕哲的子嗣才对。

什么意思?就是秦国虚弱到这个份上了,不用再去迁就,更甚者是将秦中枢最后的武力争取过来,然后想将赵氏赢姓捏圆就捏圆捏扁就捏扁。

最先传出那种论调的是原本楚国的官僚。然后影响到了一部分军中的将领,若不是吕哲及时的进行制止也该传到民间去了。

吕哲再一次看到秦国是那么的不受待见,也因为秦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导致别人对待秦国一旦有机会也想反其人之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是无所不用其极和屡次不守信用,但是曾经的列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不也是一旦能抵赖就绝对不会放过,真正信守承诺的国家老早就被消灭了。

对于那些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吕哲已经命执政府进行调查,暗中也让燕彼的锦衣卫镇守府进行调查,若是那些人仅是出于为汉国考虑也就罢了,要是那些人是别有目的才搞东搞西,吕哲并不介意再一次教他们做人。

汉国的立国方式与老牌列国不同,吕哲的立身根本也就与那些依靠血缘的君王不同,立国才将近八年的吕氏汉国需要建立信用,不管是对民间还是对各国都需要有可被信赖的信用。

吕哲已经说出合并之后会留下秦王的称号,并且是由赵氏赢姓的人来担任秦王,哪怕真的是与时俱变之后情况不同了,但是身为一名君王说出去的话就不能进行更改。他很清楚什么叫“君无戏言(115wx)•(org)” ,不然今天他可以推翻册立赵氏赢姓的人成为秦王的决定,很多人就该想想在未来他会不会推翻其它决定。

册立赵氏赢姓的人成为秦王在吕哲看来是安抚秦地黔首,也是减少一些提前归附了的老秦人、秦国氏族、大族的负罪感,那些叫嚣秦国虚弱不用严守信用的家伙懂个屁。

“与扶苏商议一下,为稳重军心,为两国合并,询问他是否愿意让蒙恬麾下的部队先行接受汉军的整编。若是扶苏愿意的话,军饷制度就运用到那些秦人士卒上去。㈩(11?5文学)_[(115wx.org)]㈩『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吕哲的用词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与商议有关的用句,根本就像是在下达行政指令。

蒯通立刻就领会吕哲的意思,那么做无非就是安抚国内激进的某些将领,另外也是为了保持蒙恬麾下那些将士的军心士气,毕竟一样是当兵,一样是拼死拼活,友军有军饷而秦军没有,再则就是秦国的状况那么糟糕,要是数十万士卒中有人挑事,发现兵变之类的事情就不好了。

“王上,扶苏会同意秦军改编为汉军吗?”蒯通比较怀疑这个。

“会的。”至于为什么扶苏会同意,吕哲不需要向蒯通解释一名统治者的心态。

窘境已经不足以形容以扶苏为核心的秦国中枢,天下大势变换到如今的程度,扶苏发出的命令出了咸阳城也就蒙恬还从命,这里自然是因为秦国接连失去疆土有关,也是因为始皇帝的驾崩让秦国在新的统治阶层没有稳定下遭遇敌军入侵有关系。

秦国相续失去了那么多的郡县,目前位置秦国的疆土表面上是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