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天子

第六十五章 气象一新

大唐天子 殷扬 1185 02-10 08:48

布。

虽然早就确定要让姚崇当丞相,但当着群臣宣布,才是真正的任命,这事也就确定了。

“陛下英明。” 群臣只觉这一任命非常英明。

“陛下,姚大人当丞相,固然不错,臣也赞成。那国老任何职?” 有大臣很关心狄仁杰的去留。

狄仁杰为官数十载,无论是政绩还是德操,都让群臣心服。他的去留,的确是一件大事,牵动群臣之心。

“国老年事已高,精力不济,难以承担接下来的重任。想必你们都知道,接下来的铺排将是异常沉重,这需要年富力强的人来做,国老已辞相。”李隆基给群臣解释一句,道:“国老虽然辞相,他仍可为朝廷出谋划策,可以辅助姚崇。”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赞成。”群臣知道李隆基说得在理,大为赞成这处置。

狄仁杰的才干没得说的,他完全可以胜任接下来的铺排。然而,他的年岁太大了,精力不济了,若是让他来完成革除积弊的话,一个不好就会要他的命。

让他辞相,辅助姚崇,倒是一个两全之策。既可以发挥狄仁杰的才干,又不致于让他劳累过度。

“武事,多涉机密,就不让你们知晓了。”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王孝杰年事已高,更有旧伤在身,身子骨大不如往昔,难以胜任接来的繁重军务,他已辞去兵部尚书一职。”

“啊!”群臣好一阵惊讶。

李隆基这也太雷厉风行了,他才刚刚登基,就把文武两相全换人了,这在唐朝历史上就没有过。就是唐太宗,在经过玄武门之变登基后,也没有如此雷厉风行,也是有一段缓冲时间,群臣还真是惊讶。

仔细一想,李隆基连庆贺都省了,换掉两相,也在情理中。

“陛下行事雷厉风行,臣等佩服!”对李隆基如此作风,群臣反而欢喜。

这才是做大事,干实事的嘛。

“敢问陛下,兵部尚书由何人接任?”

“是呀。大唐要与大食大战,兵部之事是重中之重,不在国策的铺排之下呀。”

“陛下,应当早定兵部尚书。”

群臣忙着上奏。

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用古人的话来说,这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掌管唐朝兵马的人物,关系太大了。

而且,唐朝要与阿拉伯帝国大战,早日确定兵部尚书,让他早点把事儿做起来,这对唐朝有利。

“张说文武全才,更是追随朕数载征战,立下大功。由他接任兵部尚书。”李隆基缓缓开口道。

“陛下英明。”群臣把张说瞧瞧。心悦诚服。对这一任命没有异议。

张说文武全才,在朝中的声望很高,都知道他是策论天下第一,目光深远,有大器局。而且,他是风骨凛然,武三思对他威迫利诱,要他诬告李旦父子。张说却是坚持正义。要知道,在当时武氏横行,气焰滔天,张说能如此做,那是何等的难得。

这几年,张说追随李隆基征战,立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