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第四十七章 君之野望(五)

大唐新秩序 八宝饭 1200 12-01 12:11

” 这个条件必须事先打听明白,这是说服百姓迁徙的根本。

“我准备计口授田,凡青壮一口授田二十亩,老弱幼童一口授田十亩,种粮和农具也会统一安排。田赋按亩征收,初步定为三一,第一年所产粮食官府免征田赋,第二年所产粮食减半征收,第三年后三成征收一成。今后营州取消人丁税,取消任何加派。”

这个条件算得上非常优厚了,高行周不免替李诚中担忧:“如此优渥的条件,自成兄的营州军如何支撑得下去?”

高行周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这个时代的农田产出以人丁来算,李诚中曾经让冯道进行过推算,单以幽州为例,人丁税、养马税、农槯谁、路驿费、瓦舍费、清淤费等等十多种税费摊算下来,节度府征收几乎达到百姓收入的六成还要多,可谓典型的先军政治。卢龙辖内各州大多如此,卢龙之外的各州更加不堪,比如河东军所辖,为了对抗宣武军咄咄逼人的扩张,河东节度府将整个军镇转化为一架军事机器,百姓已经完全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所产所出除了糊口外,几乎全部被节度府征收,就连大户也不例外,在李诚中看来,河东的治策是完全的军国主义政策,军队即为天,百姓已经成为了军镇的耕奴。

李诚中知道高行周的担忧,但他并不打算实行这种先军政治,在他朴素的后世观点来看,以压榨百姓而获取的军事力量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已经深入李诚中的内心,时时刻刻影响着他的思想。当然,李诚中也明白,藏富于民的政策虽然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官府的实力必然不够集中,营州军的后勤保障肯定比不上其他军阀。

所幸李诚中现在府库充盈,他抄家所获的钱财和牛羊能够支撑短期内的开支,而且营州军的规模也在一个较小的数量级上,属于可控范围。至于将来,李诚中当然要捡起无数穿越众的成功法宝和秘籍,因此他向高行周解释道:“营州军当然要支撑下去,所以我打算以战养战。”

李诚中当前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丁口问题,以柳城及城畿附近数万丁口的数量,完全不足以支撑他的下一步发展。他的营州军已经先期编成了一千七百余人,还有一千人正在新兵训练营中训练,兵民比例达到了二十比一。当然,这个放之后世极为恐怖的高比例在这个时代算不得什么,十比一的比例是普遍现象,但是在营州军这个追求精兵的军队中,这一比例已经是极大的负担了。

对精兵的不懈追求是李诚中潜移默化的想法,精兵就意味着最勤奋的训练,意味着配备最整齐有效的装备,当然也意味着同时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肉类来保证士兵们的充足体力,意味着打造更好的装备来保障士兵们的安全。

以李诚中理想中的营州军为例,士兵们每天要吃三餐,每餐要保证吃饱,而且要有油有肉有菜蔬。单是吃饭一项,就要比其他军伍消耗超过两倍还多。

除了简单的吃饭外,李诚中准备为全军统一服色,并装备甲胄。这个时代军队内衬在甲胄中的服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