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第五十七章 燕郡问题(二)

大唐新秩序 八宝饭 1196 12-01 12:11

所控制的张氏各村寨已经纳入我军治下,但张家提出,其村寨附近的未垦土地是张家各户储备之田,虽然未垦,却一直在打理和蓄肥,希望咱们在迁徙流民之时予以考量。”

李诚中皱眉:“具体如何?情况属实么?”

张兴重道:“还没有去仔细查看。”

李诚中点头道:“也好,老张你专心军务吧,这些问题交给可道来办。”他转头问冯道:“可道老弟,有什么打算?”

冯道毫不犹豫道:“官府言出法随,治策一出,岂可轻易更改?辽西耕地就这么些,小凌河中段这数万亩土地怎可轻易许人?再者,若是答允了他们,那上游十七家村寨怎么办?下游辛四堡又该如何?如今辛四堡正在商谈归复之事,不可给他们再生出别的期望,以免多生枝节。”

李诚中笑道:“可道老弟倒是铁腕得很。”

冯道一笑:“羊山寨首恶已出,如今已是敲山震虎之势,朝廷大义面前,任何奢存妄念之辈都是大唐的分裂分子,对于分裂分子,将军不是说过么,‘以铁腕之势施以雷霆之力’!”

李诚中挠了挠头:“好吧,我说过,我认账。下一步小凌河流域和五股河流域的民治,可道老弟已有成算?”

冯道点头:“丁口移民、农赋三一、官府垂治。平州张刺史又放了两千多愿意回来的百姓,现在就在榆关,某已经派人去接纳,准备迁往松岭外的大青山下。不过这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张刺史言说已经无人再愿回来。高家的船队已经南下半个多月,从江淮移民的事情还在未定之数,将军或可再催促一二。农赋的问题农业科也正在抽调人手,准备派往小凌河流域。至于官府垂治,某意调刘审交前往,统一安排三策之施行。”

说着,冯道接过张兴重手中的小木棍,在小凌河向南拐角的地方上点去:“此处为三河屯,是小凌河上与大凌河、五股河最为接近的地域,由小凌河入海口向北不到三十里即到。某意在此设置官府治所,统管两河流域一应事宜。”

李诚中在冯道所指点的地方仔细看了看,想了想后世此地大致的位置,斟酌一番后道:“可以,就在这里设立官府治所。”他抄起身边的一根细棍,在小凌河及五股河流域划了个圈:“今后便以三河屯为中心设县,辖两河流域,唔……就叫锦县。锦县与柳城、燕郡并列,直属长史府管辖。可道老弟兼任柳城令,刘审交任锦县令,燕郡令……”

冯道见李诚中说到“燕郡令”人选时半天说不下去,便接口道:“将军,某观完失明为人和煦、饱读诗书、待人以礼,在契丹人中威望素著,或可为燕郡令。”

李诚中一呆,望着冯道略显诡异的神色,终于恍然,呵呵笑道:“便是如此,以完失明为燕郡令,嗯,加荣哥为燕郡尉。”

荣哥降后一直没有正式官身,只是以品部长老的身份统带驻守在燕郡的四百契丹兵。这四百契丹兵是契丹品部最后的武力,李诚中一直没有腾出工夫加以解决,此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