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第一卷 燕赵多悲歌 第二章 西京变(二)

大唐新秩序 八宝饭 1200 12-01 12:11

:“老景, 你该不会是……万万不可!莫非你已经忘了三年前华州之痛?”

贯穿整个晚唐中枢百年的朝廷大祸首推便是中官与朝臣的争斗, 每一次都闹得血流成河,不可收拾,无论是中官还是朝臣,都没有最终的获胜者,从现在来看,收获最大的反而是各地藩镇。远的不说,甘露之变就是让每一个人谈虎色变的劫难,近在咫尺的则有华州之变,因中官与宰相崔绍纬之间引发争斗,崔绍纬被愤怒的中官们杀死,导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天子避让,结果被华州刺史韩建劫持,这一去,就是三年。因此,不管朝臣们作何想法,相对而言传承较为固定的中官们却早已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次朝争的爆发,都会给藩镇们进京干预制造借口。中官们已经被杀怕了,实在不愿轻易与朝臣再起争端。

说起来也很无奈,正是天子想要剪除的藩镇之祸,反而成为了克制中官们为所欲为的利器,中官们每次想要对天子不利之时,都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么做的后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杨复恭被天子勒令致仕时,最终还是屈辱的答允了,交卸出了手中所有的权力。只不过他没想到自己所拥立的天子竟然想要自己的命,就连只想富贵的度过后半生这么一个小小要求,也成了奢望。

但,不愿再起争端却并不是要一味退让,对于这一点,早在杨复恭惨死的时候,景务修就已经明了于心,他冷冷道:“老宋,都这个时候了,向崔胤小儿示弱绝不是好办法,咱们要是退了这一步,今后就要步步退让,退到哪里才算尽头?若是崔胤小儿以为咱们好欺负,到时候挑唆大家对咱们出手,可就真成了死局了!”

对此,宋道弼很是犹豫:“若是真闹得太僵,崔胤鼓动大家与咱们不利,又该如何?”

景务修沉默片刻,缓缓道:“若真到了那天,什么都说不得了……咱家看来,太子聪慧,素有贤名……”

虽说天子废立,百年来便操于北司之手,但如此轻描淡写的谈论出来,仍然令宋道弼心跳不已,他看了看窗外,以手示意:“老景,慎言!”

景务修一笑,森然道:“有何惧哉?咱们这位天子,心思大得可怕,却偏偏没有那份能耐,嘿嘿。如今想来,杨公当年却是拥立错了……”

这话虽然出自景务修之口,其实却代表着整个内侍省中官们的看法。相比于先帝懿宗和僖宗,中官们待现在这位天子确实不薄,拥戴之功不算,还扎扎实实为天子打了两次仗,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至少也算是为实现天子扫平藩镇、宁靖宇内的宏愿尽心尽力了。一次是“围剿”河东,一次是抵御凤翔,虽说都失败了,却远比那些只顾朝堂上舌争的大臣们强得不止一星半点,就算是蒙难华州的那几年,中官们也始终护卫在天子身侧,力保天子安危。

可这位天子却一门心思效法宣宗皇帝,视中官们如蛇蝎,在削平藩镇的同时,竟然还打着一石二鸟之计,企图同时剪除“阉患”,当中官们得知两次战事背后的内情时,都不禁有些心凉,那些只会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