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第一卷 燕赵多悲歌 第一章 西京变(四)

大唐新秩序 八宝饭 1203 12-01 12:11

件下一点一滴付出努力,同时按照所效力的藩帅军头们的意愿,调整自己的治政之策。

冯道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对于李诚中的想法也越来越适应,当他接到李诚中要求调整营州作坊生产布局的命令时,便隐约明白了对方所说“规模化效益” 的意思。但他并没有按照这个时代官府对作坊商铺的“强制性行政执行” 来办理,而是采用了“政策杠杆”来实现这一重大调整,之所以有这样的思维转变,是基于李诚中曾经提到过的“利益驱动”理论。

当时李诚中刚刚占领柳城,就在前往幽州参加军议之前,两人有过一次交谈。为了获取幽州豪门军头的支持,冯道特地准备了十几个小箱子,箱子中满是金银珠宝。李诚中虽然接过了这些将要作为礼物赠送出去的小箱子,但实际上并不认为这样就能说服那些豪门军头,冯道也知道很难,但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冯道记得李诚中临走时说过,这些小利是远远不够的,只能作为见面的敲门砖,要想真正打动这些军头,必须以利益作为驱动,用美好的前景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所谓“赶人走不如让人自己走”。

这句话深刻印在了冯道的脑海中,他深以为然,并自觉开始运用。比如这次的调整,他采用的就是“政策杠杆”。冯道只是简单的制定了一项政策,就让作坊的布局调整得以实现,即让商贸科发布新的采购办法,宣布从九月起,长史府的物资采购分作两地,柳城只采购兵刃战具,燕郡则采购甲胄和军服。就是这么一项简单的调整,两城的作坊东家和行商们立刻就算清了其中的成本。举个例子来说,柳城的甲作坊原本生产皮甲,但是他生产完成后,必须花费人力和车辆将皮甲拉到燕郡,贩卖给长史府,在这个路途不便的时代,其中的运送成本比后世高得多,如果这家作坊仍旧坚持在柳城开设,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收益要比燕郡的作坊至少降低三成!

这是作坊的东家和掌柜们能够算清楚的明账,而他们算不清楚的,甚至是看不到的暗账里,当一个地区的作坊生产形成规模之后,将随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更有莫大好处。再以甲胄为例,当燕郡聚集了十多家乃至几十家皮甲生产作坊后,必然带动该地畜牧、皮毛、服装、手工、市场等上下游产业的兴旺,其原料采购和贩卖成本当然会直线下降,雇佣的工匠熟练度和培训上所花费的资耗也要降低很多。同行之间的交流也会在竞争中得以扩大,进一步促进本坊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随着两城的作坊生产布局调整完成,李诚中所提倡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也正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流水线生产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对于一家作坊来说,当产量上不去的时候,进行流水线生产反而得不偿失。要想扩大产量,必然要求扩大生产规模,而要想扩大规模,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大量的熟练工人和生产器具、成熟的原材料供应链和完整的上下游生产环节。而作坊生产的布局调整,意味着柳城和燕郡开始向这两个条件逐渐靠拢,真正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得以推广。

流水线生产方式首重标准,标准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