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第三十三章 卢龙节度(二)

大唐新秩序 八宝饭 1198 12-01 12:11

边吹耳边风,成天谋算着怎么诛杀他们。

这个时候的崔胤自忖大权在手,相当高调。诛杀宦官的奏折一天上一封,连一点保密意识都没有。于是宦官们跪在天子脚下哭诉,希望天子能帮他们向崔大宰相求饶,可惜天子也也被中官们整怕了,心里是很赞同崔胤意见的,面对宦官们的求情,他根本不表态,无形中将这帮宦官们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宦官们决定联手反抗了。

宦官们掌握内廷,又有禁军在手,更有外援李茂贞相助,一摆出玩命的架势,崔胤就感到“国事艰难”了。就这样,天复元年的秋冬之际,长安城内的局势再次紧张起来,内廷和朝堂迎来了两年内第三次剧变的前夜。

崔胤手上是没兵的,可天下皆知,他和东平王关系老铁了!所以他故技重施,再次埋头写信,向东平王朱全忠发出了引兵入京的请求。

这一次宣武的势力和去年入京相比可就真不一样了,去年宣武军为了进京还需要将所有军队召集到一起,停止对河东跟河北的战争,这才能勉力西征,而今年就完全不需要了。朱全忠在继续保持着对河东围困的同时,还在东边与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紧张对峙,更在南边防范着和他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淮南杨行密,在如此堪称“恶劣”的形势下,他竟然还有余力响应崔大宰相的号召,准备挥师入京!

同时应对四场战争,宣武的实力展现确实让人想起来就咬牙切齿。

当然,宣武军本身兵力虽强,但也不可能同时应对四个方向,所以他们的办法就是四处抽兵。很不幸的是,河北之地属于宣武军的重点抽调地区——河北兵可是天下有名的,这也是宣武、河东争相染指河北的最重要原因,没有之一!

这就是宣武方面派人到魏州进行多方会谈的目的。

多方会谈包括宣武、魏博、卢龙、成德、义武等镇,但起主导的还是前三者。这三镇派出的人员里面,魏博方面是魏博牙兵的大军头皇甫俊,卢龙方面来的就是刘知温,而宣武方面,派出的则是袁象先和杨师厚。

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在整个商谈的过程中以地主的名义一直在座,但谁也没把他当回事,包括皇甫俊,事实上一百多年来历任的魏博节度使都是个杯具,不单单是罗绍威一个人,在强势的魏博牙兵面前,他们连放个屁都要事先打报告。

宣武方面来的两位使者是这次多方会谈最重要的决策者,以袁象先为首,杨师厚为辅。但事实上袁象先更像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总是笑容满面,对所有人的提议都说“也无不可”,“也无不可”和“也可”看上去意思相近。其实有根本区别,总之就是“可以考虑”的另外一种说法,说了等于没说。

费尽心机的刘知温辗转腾挪,终于打听到这位宣武军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袁象先的来历,原来此人竟是东平王的外甥。这位袁指挥使官职虽然骇人,可似乎并不曾真的领兵打过什么仗。刘知温试探着向袁指挥使做了“敬献”,结果没想到居然大获成功,袁指挥使在巨额“敬献”下压着魏博、义武和成德退还了卢龙军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