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帝国风云

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急火燎

帝国风云 闪烁 1187 01-13 12:29

的关系。

四月底,德军占领整个凡尔登地区,在两个多月的凡尔登会战中,用不到四十万人伤亡的代价,歼灭了近一百万法军与近三十万英军取得了开战以来在西线战场上最为重大的胜利,一举打开了通往巴黎的门户。

凡尔登会战结束之后,霞飞被法国当局解职。

问题是,撤换总司令并不集扭转战局。

这个时候,法国当局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打赢这场战争而是能否体面的退出战争。当时连法国总统都深信,德军肯定能在年底之前攻占巴黎,法国要么流尽最后一滴血,要么在鲜血流干之前投降。

显然,法国投降,英国也别想占到便宜。

五月一日,博纳一劳宣布辞职,由劳合一乔治组建联合政府。

当天,劳合一乔治就宣布,将在一个月之内,把赴法的英国远征军增加到三百万,并且在接下来的半年之内,再向法国增兵三百万。随后,劳合一乔治向法国提出,在西线组建具有实权的联军司令部,并且答应由法军将领担任司令官,只是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必须获得一个恰当的职位,比如联军参谋长。

必须承认,劳合一乔治做了最该做的事情。

英法联军在西线打不开局面,不是联军兵力不如德军。要知道,在俄国比败前,联军一直掌握着兵力优势。最大的问题,就是英法两**队无法有效协同,几乎每一次大规模会战都是各打各的,给了德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劳合一乔治。

当时,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就坚决反对让法国将领指挥英军作战。

结果,五月中旬,劳合一乔治就让弗伦奇下课了,并且任命弗伦奇的副手,英国远征军参谋长黑格为远征军总司令。

可惜的是,这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并不能改变英法联军被动挨打的局面。

甚至可以说,只要等德军调整过来,向巴黎进军,法军就会再次战败,并且在失败之后丢掉巴黎。

这个时候,英国在海洋战场上的表现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当时英国已径与美国达成秘密协议,只要英国能够夺回北海与北大西洋的制海权,再次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实施全面战略封锁,美国就以协约国身份参战,并且保证在参战后的三个月之内,向欧洲派遣五十万地面部队。此外,〖日〗本会不会参战,也将由英国皇家海军的表现决定。

由此可见,英国要想挽回败局,首先就得在海洋战场上取胜。

五月四日这天,还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从朴茨茅斯出发的十二艘轻巡洋舰抵达了百慕大群岛,二是公海舰队离开了威廉港。

三天之前,也就是五月一日,冯承乾就在威廉港下达了战备令。

在此之前的三个多月里,公海舰队的主力舰没有出海,只是派遣一些轻巡洋舰等中小型舰艇进入北海执行侦察任务。按照提尔皮茨的部署,所有执行破交任务的战舰都转移到了基尔港,编为远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