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帝国风云

第七十七章 胸有成竹

帝国风云 闪烁 1182 01-13 12:29

换成了四座双联装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炮塔, 增加了十二门二十五毫米高射炮与十二挺十三点二毫米高射机枪, 防火火力大幅度增强。

只是,“爱宕”级依然够不上防空战舰的标准。

别的不说,中国防空巡洋舰上的小口径高射炮与机关炮多达数十门,而“爱宕”级上高射机枪算上,也就只有二十四门。

当然,这也与各国海军对防空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当时除了中国海军,没有一个国家的海军如此重视防空,一些日本海军将领甚至嘲笑中国的防空巡洋舰是安装了太多无用火炮的战舰,根本没有多大的战斗力,甚至连日本的重巡洋舰都不如。

其实,这也与海军发展有关。

别忘了,到这个时候为止,还没有打过航母与航母对决的海战呢,因此几乎没人知道防空作战该怎么打。

显然,在开赴战场的时候,山本五十六与南云忠一并不知道将要面对的严酷战斗。

事实上,在日本海军中,并不缺乏防空作战方面的人才。

当时,联合舰队航空战队的作战参谋栗田健少佐就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在大战爆发前就提交了一份与防空作战有关的书面报告,提到联合舰队严重欠缺防空力量,需要对现役战舰进行加强。

有趣的是,这份报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后来,日本海军对所有重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造,就与这份报告有关。

问题是,栗田健的警告并没有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他在对航空战队编组情况的建议中就提到,至少应该安排两艘进行了防空强化的重巡洋舰掩护一艘航母,而不是用一艘轻巡洋舰来替代其中的一艘重巡洋舰。

可惜的是,他的这个建议被日本海军本部否决了。

原因也简单,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中的“次主力舰”,地位仅次于战列舰,必要的时候得参与舰队作战,因此不能分配更多的重巡洋舰去掩护航母,只能让吨位与防空火力都弱得多的轻巡洋舰去顶替。

当时,栗田健还提出了很多建议,却没有受到重视。

比如,栗田健早就提出,应该专门研制一种大口径防空火炮,取代防空作战效率不高的一百二十毫米高平两用炮,并且开发一种中等口径的高射炮,填补大口径高射炮与小口径高射炮之间的空白。

有趣的是,这些建议,最后都受到了重视。

比如,在战败之前,日本海军就已经开始研制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射炮,还启动了八十毫米高射炮的研制工作。

可惜的是,等到日本海军认识到防空力量不足的问题时,已经太晚了。

联合舰队出海后,没有立即开赴战场,而是前往小莅原群岛待命。说白了,当时连山本五十六都不知道战场在哪。

直到九月七日,山本五十六才收到消息,中国舰队已经从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

当天傍晚,联合舰队转向西行,前去迎战中国舰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