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帝国风云

第八十二章 亲自上阵

帝国风云 闪烁 1187 01-13 12:29

收到邓小林的报告后就下达了出击令。

九点十三分,由第二舰载航空兵联队战斗机中队长童远志少校驾驶的“猛禽” 战斗机率先升空。

另外两艘航母上,也是战斗机率先升空。

首先让战斗机升空,除了需要让一部分战斗机前出充当驱逐机之外,还与当时的航母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秦始皇” 级没有配备弹射器。

也就是说,所有舰载机都只能滑行起飞。一般情况下,一个波次的所有战机在升空的时候都会依次排在飞行甲板后端。因为战斗机的功质比、即发动机输出功率与战机的自身质量之比最高,以及战斗机的升力性能最出色,所以战斗机肯定得排在最前面,然后才是较为笨重的俯冲轰炸机与最笨重的鱼雷攻击机。

如果首先让轰炸机与攻击机起飞,航母的甲板长度就太短了。

事实上,中国海军航空兵中,最弱的就是舰载战斗机。

“猛禽”在设计的时候,正值中国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引进bf-109e的生产专利,因此大量借鉴了这种在当时、甚至在大战初期都算得上极为出色的战斗机的一些设计特点,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

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猛禽”采用的是十二缸星型风冷发动机,机首较为粗壮。

正是如此,从外形上看,“猛禽”与bf-109e几乎没有半点相似的地方。

可以说,“猛禽”成功的地方是采用了十二缸星型风冷发动机,失败的地方也是采用了这种发动机。

要知道,“蜻蜓”与“雪雕”采用的都是十二缸星型水冷发动机。

事实上,当时最佳的选择,还是水冷发动机,但是海军却认为,舰载战斗机最好采用风冷发动机,因为航母上不会有太多的淡水。结果就是,沈飞不得不放弃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水冷发动机,冒险开发了风冷发动机。

当然,风冷发动机的发展潜力肯定超过了水冷发动机。

与“零”式战斗机相比,“猛禽”显得极为笨重,灵活性差了很多,只在高速俯冲性能上胜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猛禽”更像是专门用来对付轰炸机的截击机。

正是如此,海军才接收了“猛禽”,并且将其做为主力舰载战斗机使用。

可以说,“猛禽”是合格的防空战斗机,但是做为护航战斗机使用,就远不如“零”战那么好用了。

用二十四架“猛禽”护航,显然有点单薄。

要知道,航空战队有四艘航母,就算每艘航母只搭载了二十四架战斗机,总共也有九十六架。

事实上,第一轮攻击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

战斗机顺利升空后,“汉武帝”号上出了问题,原本安排在第二顺位的俯冲轰炸机群就因为中队长的座机没能发动起来,不得不启用备用飞机,延迟了大约十分钟,俯冲轰炸机才陆续升空。紧接着,“汉高祖”号上也出了问题,两架鱼雷攻击机在起飞的时候因为调配不当发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