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奋斗在晚明

第二百五十三章 乡试(四)(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奋斗在晚明 一袖乾坤 1187 05-13 09:28

端了上来,既有他们双凤楼最拿手的招牌菜,也有时令小菜冷拼,当然也少不了两坛上好的陈酿黄酒。

酒菜已至,宁修又赏赐了小二些碎银子,便打发他下去了。

适奉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窗外一轮明月高悬,让人顿生感慨。

宁修斟了一杯酒,慨叹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吾辈能一起赏月也是一桩缘分,只希望秋闱放榜之时,我们都能榜上有名。”

刘惟宁点了点头道:“宁贤弟说的好,来来来,让我们一起满饮此杯!”

说罢亦是举起了酒杯。

众人纷纷斟酒举杯,满饮杯中酒。

一杯佳酿下肚,崔樊和起了兴致,就着策论试的题目发表起了感慨。

“今日策论题目是‘用人论’,不知诸位朋友有何见解?”

宁修微眯着眼睛,缓缓转动手中酒杯,心道好嘛到底是文人骚客,总是有一颗指点江山骚动的心。

不过现在乡试已经结束,就乡试题目探讨一二也无伤大雅,只要别越界说的太过火就行。

见众人皆没有先说的意思,崔樊和砰地将酒杯放在桌上朗声道:“既如此,崔某便抛砖引玉了。”

他稍顿了顿,继而接道:“说起这道题目,崔某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张相国推出的考成法。推出考成法的目的是改吏制。为何要改吏制?归根到底是用人的法子出了问题。国朝定鼎两百载,世风早已变得奢靡,一起变得奢靡的还有官风。官员们只知道敛财比富,对待政务却是不怎么上心,完全一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长此以往,我大明官场焉能不腐朽?故而要想根治此疾,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绝不是割肉补疮能够治愈的。”

崔樊和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众人皆是附和。

宁修笑了笑道:“那么依崔兄之见,张相国这个考成法是不是推行的恰到好处呢?”

崔樊和一昂头,中气十足的说道:“那是自然。不过依崔某之见,还有几处瑕疵,若能修正那么对于整饬吏制是大有裨益的。”

“崔兄不妨说来听听。”

“其一在于地区的区分不明。我大明幅员辽阔,北至九边,南至两广,东起辽东,西至巴蜀,凡总州县不计其数。像福建、浙江、山东、南直隶等沿海州县,税收自然要多。而像陕西等深居内里的布政司,百姓本就贫穷自然也就收不到太多税。如果对这些州县制定相同的考成方法自然是不公允的。”

崔樊和咽了一口吐沫,继续说道:“所以我觉得朝廷唯有根据各州县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成细则才能服人。”

宁修心中暗暗慨叹,这个崔樊和真的不一般呐。说实在的这个年纪的士子满脑子装的都是儒家文章,即便对于时政有些考虑也多是浮于表面,附和权贵之言。像崔樊和这样有自己见解的实属不易。

他连连拊掌道:“崔兄所言甚是。在宁某看来,这也是张相公考成法最大的弊端。”

众人不仅哗然。

在他们眼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