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奋斗在晚明

第二百六十四章 漕运与海运(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奋斗在晚明 一袖乾坤 1178 05-13 09:28

如果朝廷贸然用海运代替漕运,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船的问题。这些船大多还是在漕帮手中, 只要漕帮不点头答应提供船只,朝廷仍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朝廷现在突然放出风声,难道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自打隆庆开海以来,朝廷已经开了海禁。

虽然只有月港一个码头,却也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至少现在没有人抱着“祖训”二字阻挠开海禁了。

其实所谓海禁之争说到底还是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

朝廷希望开海禁从而收税充盈国库。而地方浙商、闽商则不想开海禁,因为他们走私不用交税,开了海禁麻烦不说还得把白花花的银子送给朝廷。

而因为浙商、闽商在朝中都有能说的上话的人,他们自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力争。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廷虽然很想开海,却不能成行。

如今同样的问题摆在朝廷的面前。

究竟是继续漕运还是以海运代替漕运?

继续漕运是最为稳妥的选择,不会有任何的乱子。

但因为漕帮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依靠着大运河吸血,若不解决这一问题,迟早会出大事。

如果用海运代替漕运,矛盾将会提前爆发。那么朝廷将面临数十万漕运纤夫、力棒失业的问题,同样很棘手。

是选择长痛还是短痛?这当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宁修有些同情这位元辅少师张先生了。

在旁人眼中他是贵不可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阁魁,但他实际上却有诸多掣肘的地方,有来自勋臣的,有来自文官集团内部的,有来自商人的,甚至有来自于皇帝的。

眼下万历皇帝虽然对自己的老师面上仍然很恭敬,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反感的情绪。

张居正处于这一漩涡的正中心,其压力可想而知。恐怕张居正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故而他每一步走的都很小心,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宁修甚至在想如果把他放在张居正那个位置上,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就一定比张居正处理的更好吗?

“宁公子,可以上船啦!”

宁修正自出神,船老大韩水生便小跑着来到宁修身边,陪着笑脸道。

宁修哦了一声,便和孙悟范、刘惟宁上了小沙船。

伴着船老大韩水生一声高喝,小沙船离开码头重新扬帆。

宁修的心情却没有刚离开荆州时那么轻松,面容十分严肃。

孙悟范见状有些好奇道:“咦,宁贤弟怎么了。不会方才江山风大吹晕了吧。”

宁修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有那么文弱吗?我是方才在码头上听到那些船夫的对话,为朝廷为张阁老忧心啊。”

“啊,你说那些船夫说的啊,他们也就是那么一说,八字没一撇的。”

宁修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绝不是空穴来风,他觉得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