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高衙内新传

第二十三章 钱荒(上)

高衙内新传 斩空 952 01-01 06:37

固定的货币收入当地所能提供的消费品却又有限于是当地货物贬值物价飞上涨朝廷被迫一再向这个区域增加投入。这种单方面的货币流年复一年东南的钱荒怎么能不越来越严重呢?

不过虽然看到了这种钱荒现象的成因当时的大臣却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苏轼就提出了他自以为是的妙招:取消货币征收而直接征收实物。这种方法一旦实施先崩溃的不是大宋社会而是朝廷本身因此只在几个小范围内施行了很短的时间很快又废止了。

弄清了来龙去脉高强便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那点知识对此进行重新解读。社会经济的运行遵循着生产一分配一消费一再生产这样的规律而很明显在钱荒这个问题上货币财富的流通呈现出了单方向国家财富的主要出产地东南的百姓和货币财富的主要消费者西北的官吏军士之间由于地域上的距离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一边拿着钱花不出去一边是生产者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长此以往经济只有走向崩溃。

于是高强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要使得这个循环重新流畅起来很简单一面要为东南百姓的产品提供更多的销路开辟新的市场使他们不用终年疲于应付赋税对外贸易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另一方面要促使货币财富的主要拥有者——朝廷官员和宗室等人进入消费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花钱!之前由于高强自身地位和权力的限制他没有办法朝这个方向努力此次的郊祭则给了他一个绝好的机会。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高强总算把自己的这点道道给捋了一遍蔡京和梁士杰都是默然无语。半晌蔡京仰起头望着头顶的天花口中喃喃自语:“钱荒……自王荆公秉政之后朝廷连年苦之久而不决……”

梁士杰向高强道:“世侄你说的这些前朝君臣也多有人见只是苦无良策。然则如此说来加铸铜钱其实根本无益于缓解钱荒?”

“非但无益甚且有害!”高强语出惊人;“钱荒在于何处?在于百姓缴纳赋税之时东南百姓力耕终年纵遇丰年仅足一饱他们要想有钱缴纳赋税只能卖粮卖丝。古语有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祟新谷医却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所卖与之人只是各地商贾而已。公相梁相朝廷纵然铸钱再多只是放于百官宗室军将之手哪里有一分一毫能到百姓手中?而自仁宗天圣之后坑冶铸币务年年亏欠铸钱越多亏钱越多到今上登基一枚小*平钱之铸工料足费三钱这等亏法还是铜矿都在朝廷手中的缘故若是这铜矿要向商贾去买的话还不知要亏掉多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