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高衙内新传

第四十一章

高衙内新传 斩空 1196 01-01 06:37

来。来了个打土豪分田地。

梁统军和李大领忙活了半天。临了只接了李阿雅小所部一万多人回来。怜似捧了一个烫手山子若是丢掉不管的话。好歹他也是党项人恐怕失了众心。欲待接纳却又怕宋军报复最终还是察哥下了决心择要地建筑盛底河城就命这梁多凌和李阿雅小守之。

童贯此时已经回到西北正在为了从何处下手攻伐西夏而与诸将连日计议得了这消息不怒反喜当即上表说西夏开边衅枭厉凶顽若不以天兵讨伐恐失天朝体面。表章既上又连书催促高强要他加快参议司建设的步伐不妨将这次对夏作战当作一个契机。

这表章到了京城朝野一片哗然近年来西北捷报频传宋军对河谨羌人用兵顺利已经成功对西夏形成了三面包抄之势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地时候没想到夏人居然主动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上至宰执大臣下到看门小吏乃至那些“白衣卿相”太学生们无不一片开战之声。

这一日高强请来种师道向他问计想他是将门世家又文武兼资西北山川形势尽在胸中又在枢密院有一段时间了当可从大略上提出方略。

种师道得到高强召唤自知其重便道:“兵法云:恕不兴兵今夏人虽云挑衅却是疥藓之患倘若就此大举兴兵去讨无非攻被减底河城而已。此地乃是旧城重建形势身险周围有溪水多条环绕牧草丰盛倘若我军深入围攻夏人无须赍粮只须人携干粮便可凭其铁骑纵横驰骋其间我兵若久顿坚城之下其危可知。是以此战上策不如不战陈兵边境以书责夏人使归我朝逃人李阿雅小等若是不从则奇兵出夏右厢或其左厢大掠士马而还亦足张我朝军威。”

高强一听他又来这一套常看古书上说什么上中下三策只要一看到这种词汇出来上下两策基本上就可以略去不看了因为咨询者十有**是选择中策。便道:“然则中策为何?”心说本衙内这捧呕作地不错吧?

种师道显然也是这么想欣然捋须道:“中策者。调集大兵攻城器具并集一面遣使往还以懈怠其心;而后出其不意突出保安军和定远军。直至减底河城下昼夜强攻。倘能于十日内攻取此城。则夏人仓促间亦难集结重兵来援我师克捷。惟此策须集结重兵狼草军器转输须时。更须得重将压阵方可。”

至于下策基本上就是要吃败仗了。照种师道地估计。西夏如今是晋王察哥主持军政。此人深通兵法。慨然有迈元昊之志。如今西夏筑减底河城以纳逃人明显是一个陷阱就等着宋军按部就班地出塞攻城。他那里集结大兵。正好利用内线作战地优势迎头痛击。若是宋军大败。则十几年来宋军一直掌握主动地战略态势便有望扭转了。

高强见说沉吟片刻却道:“似承旨所言。倒是上策为佳。然则此役之后。两国之间又当如何?”

种师道一怔。看了看高强忽然明白过来:“相公所虑者。莫非是我朝与夏之间从此大战连年恐怕误了北收燕云的大计?倘若有见及此这上策却又不是上策了只因如此一来便是大战不休。不战至两方疲敝无力势难罢休。至于要一战而亡则又是我军所不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