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汉风1276

561章 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

汉风1276 猫跳 1197 12-20 02:46

大汉,他们所付出的牺牲,固然成为民族精神的结晶,现实中却无力阻挡华夏陆沉,炎黄子孙沦为第三等、第四等的奴隶,在黑暗中挣扎八十年之久,光明才会重新普照这片大地。

“楚风,大汉!”忽必烈咬牙切齿,脸庞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抽搐着。

在这两个可怕的名字出现之前,即便是坚固无匹的钓鱼城,也被围困而无力抗拒大元征服的脚步。即便是忠勇如李庭芝,也兵败身死,即便马步军战术高明如张世杰,也错误被放到水军指挥位置上,遂有焦山、崖山之败……

当这两个名字传到忽必烈的耳中之后,一切都变了,胜利是那么的渺茫而不可捉摸,每当捷报频传,即将取胜之时,或日食、或海上运兵、或趁天文大潮越江、或以热气球封锁,总是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张弘范、伯颜、唆都、塔出,闪烁着灿烂光华的将星纷纷陨落,探马赤军、蒙古军、怯薛军、巩昌军,如恒河沙数的精兵化作战场上的一抔白骨,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下不得不离开大都,退回草原腹地。

难道注定楚风是我今生的克星?夜半无人之时,忽必烈也曾困惑的昂询问长生天,但静谧的天空没有任何回应。

“不!我是蒙古大汗、大元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苍天之下所有土地和民族的惟一主人,长生天眷顾的一代天骄!”

忽必烈呐喊着,他要用行动来证实,汉元两位皇帝,只有一位是真龙天子。

接到了六盘山大营用海冬青传来的军报,忽必烈还有两个选择:稳当点便是退守漠北。和后世末代元顺帝一样,以北元汗廷与中原政权长期对峙,之前的突厥、匈奴也都是走的这条路。

但忽必烈与之前的马背民族的大汗们不同,他差一点儿就征服了整个华夏,距离完成了所有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千秋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并且在燕云之地建设了辉煌壮丽的大都城,虽未一统寰宇,也是个北朝帝王的局面,如何肯退回漠北草原去熬白灾、喝西伯利亚吹来的冷风?

所以忽必烈选择了第二条路:调古北口方面四个万人队,留本部两个万人队,共计六个万人队继续佯攻居庸关,本部整编出十三万大军,自居庸关以北向西运动,渡桑干河从太行山脉北麓潜越入京畿!

对蒙古军而言,实施这个战术并不困难,骑兵的机动优势让他们能做大范围机动,即使迂回很远也能保持战斗力,而金代长城年久失修,北元建立以来,蒙古草原上弓马起家的忽必烈对自己的武力有着绝对自信,更不会花力气去修长城,除了靠近京畿重地的居庸关、古北口、蓟州等处有所修缮之外。其他地段早已破败,汉军也不会分兵驻守,破关而入是很简单的事情。

只不过,战役的最初阶段,大都有第一军驻守,西北方的居庸关是骷髅军,东北方的古北口是震天军,三个军互为犄角之势,忽必烈要是从数百里外绕道轻装奔袭,却一时不能攻克大都,那么兵锋挫于坚城之下。居庸关、古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