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汉风1276

578章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汉风1276 猫跳 1198 12-20 02:46

又不会真的离开,反而远远的辍在大汉海军舰队后面,就像尝到船队抛下的食品垃圾而徘徊巡梭不愿离去的贼鸥,既畏惧,又恋恋不舍,而且像得到了消息似的,越来越多。

“他们为什么不离去,难道有什么阴谋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未免螳臂当车了吧,海上君王号的一轮齐射,能打沉这种小船十艘,还是二十艘?”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形的皇家科学院副院长王恂,好奇的自言自语。

王恂带着几名徒弟,跟着楚风从关陕到燕云,北上东蒙古,又随驾从定远堡出海南归,一路辛苦奔忙固然承担着替热气球测定风向、预测天气情况等任务,但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机会完成了编定《授时历》所需的“四海测量”中的北方部分。

所谓四海测量,就是在广袤的大地上远隔数千里乃至上万里的距离,分别设置观测站,利用浑天仪、象限仪、简仪等工具,记录不同经纬度地区的日月运行轨迹,从而推算日月的运行周期,计算出精确的天文历法。

原本王恂、郭守敬二人,是准备在北元治下完成这一划时代的科学壮举。可大汉的崛起,让他们把这一载入人类史册的光辉事业,放到了大汉帝国的治下,此时郭守敬正乘船,分派多路人马,在南到新大陆(大洋洲)北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的广阔海域上测量,而北方就交给了王恂。

王恂随楚风麾下大军行动,安全既有保障,后勤供应也十分充沛,可比以前在北元制订的计划省了不少力气,关陕、燕云、辽东、东蒙古,每到一地,汉军忙着沙场血战,王恂就把仪器架设好,测星辰、观日月,比打仗还要忙呢!

此次测量,借助海路便利,测量范围比之前预计的要大得多,数据要详实得多,精铸法制造的仪器更为精密,又有天文望远镜的帮助。王恂得到的授时历,将会比原来计划的那本,更加准确,精密。

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王恂心情好到了极点,出舱来透透空气,就见那些高丽小船远远辍在后面,倒是有些奇怪。

乌仁图娅正陪着楚风在船头吹风,刚刚楚风还恶搞了个泰坦尼克的经典动作,让她心头如有鹿撞,好不容易定了定神。听得海风把王恂的自言自语传入耳中,她没好气的道:“这些高丽狗,就改不了吃屎。大汉是他们的主人,怎么敢对主人无礼?最多是摇摇尾巴,乞食罢了。”

果不其然,舰队到了浿水(今大同江)入海口停下来休息、加水、开午饭,远远跟着的那群高丽舢板就打着白旗,慢慢贴了过来,船上人用半生不熟的汉话喊道:“江米团子,又香又甜的江米团子,西瓜,瓤红带沙的西瓜,刚打的鱼,活蹦乱跳的鱼……”

北洋分舰队的官兵对这一幕司空见惯,分舰队司令唐浩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看楚风,等皇帝做出无所谓的表示,他才下令允许高丽船靠近,不过也严格限定在舰队护卫圈外围,决不允许接近海上君王号。

汉军是一支职业化军队,官兵们饷银丰厚,有就地购买粮草食物的习惯——楚风也鼓励这种做法,用易于携带的流通贵金属换取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