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1306 05-09 04:01

大人?大明朝姓徐的官员可是不少,便是弘治朝也有数名。最出名的当然要数当朝首辅徐溥。但是他老人家刚刚升任首辅,正是忙碌的时候,怎么可能出京到千里之外的余姚巡视。

“谢某愿闻其详。”

“是工部左侍郎徐元一徐大人啊!”

轰隆!

谢慎脑子一炸,险些跌倒。

徐元一徐贯吗?弘治中兴中那个出名的治水能臣?

要说弘治朝名臣无数,但真正有特点,有能力,让人一下就能记住的却不太多。

就像甄可望老大人所说,朝堂之上清流太多,而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直臣清流。

徐贯老大人偏偏就是一个遗世独立的实力派。

弘治五年,也就是去年,苏松河河道淤塞,酿成洪灾。洪灾波及松江、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直是震惊朝野。

要知道大明朝是一个高度发达完善的农业社会,江南是产粮重要地区,而以上这四地,又是江南各地中产粮的翘楚。

民以食为天,洪灾一至无数良田被淹,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没有粮食吃,就会发生饥荒,进而便会有流民,紧接着就是****......

当今天子爱民如子,当即派出工部左侍郎徐贯奔赴苏松治理水患。

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干的好了功劳都是天子的。干的不好,黑锅却是一定要自己背的。

不过徐老大人二话不说,直接卷起袖子开干,颇有几分实干家的风格。

苏松河是太湖流域的一支流,最大的问题是淤泥太多。

治理苏松水患的关键也就是清淤。

徐老大人去到当地考察后,发现淤泥的问题不光是天灾,**尤甚。

许多当地的豪绅世家在苏松河道上修建堤坝,开垦良田。河道被堤坝分成七七八八的小块,不堵塞河道就见鬼了。

徐贯当即命令拆除这些堤坝,虽然也遭到抵抗,但他亮出钦差身份,工作还是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不过清淤泥只能算治理苏松水患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梳理,挖造新的河道。

当然,这些非一日之功,谢慎印象中徐贯要在苏松待好一阵子,一时半会怕是回不了京师了。

“徐侍郎不是在苏松治理水患吗,怎么会来余姚?”

谢慎半是好奇,半是欣喜的问道。

徐贯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好,属于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那一类人,和大名鼎鼎的海瑞海笔架有的一拼。若是能有他给自己撑腰,还怕什么李广李太监的养子谭芳?

“慎贤弟不会不知道徐侍郎是淳安蜀阜人吧?”王守仁顿了一顿,和声道:“算来徐侍郎还和我王家有些姻亲关联呢。”

王宿咳嗽了一声道:“贱内便是淳安人,出自当地望族蜀阜徐家,是徐侍郎的胞妹。”

听到这里谢慎要翻白眼了。绕了一大圈,原来这王宿是徐贯的便宜妹夫。

都说世家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起初谢慎还不大相信,现在眼见为实,才是不得不服。

“徐侍郎这次来余姚是为了私事。”王宿似笑非笑的看着谢慎,少年被王宿看的一阵发毛,忙拱了拱手道:“还请老大人明示。”

......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