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 】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1172 05-09 04:01

相较于新作物的种植, 土地改革遇到的阻力更大。

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土地是缙绅地主的命根子。土地改革就是拿刀在他们身上割肉啊。

但是这肉不割又不行,不割这肉大明朝就会生疮腐烂,最终轰然倒塌。

谢慎的土地改革方案很简单,那就是将所有寄挂在大户家的田产重新归还给原主人。至于贪官犯官的土地则进行均分。

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清丈是进行这一步的基础。当然,寺庙道观名下的土地是重点清查的。

均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粮税改革。

大明还是一个农耕社会,故而粮税是岁收的重要来源。

虽然商税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没有人敢动粮税,因为这是国本。

谢慎却毫不犹豫的动了。

因为他明白粮税不动,大明的硬实力很难有大的发展。

谢慎的粮税改革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废除人头税。

这个方案刚一提出时不出意外的遭到了所有文官的反对。

毕竟封建王朝两千年来都是收的人头税,就这么废除风险实在太大了。

其实这也在谢慎的意料之中。

毕竟张江陵推行一条鞭法时就遭到了强烈的抵触,在地方上甚至无法推行。而谢慎的这个废除人头税显然比一条鞭法还要彻底。

但谢慎却并不担心。因为天子坚定的支持他。

新政规定,没有土地的百姓不必再缴纳粮税,等于解放了这一部分劳动力。可以让他们全身心的投身于手工业、商业等行业。

要不然,只要家中有男丁便要交税,不管是交实物税还是银两都极为不公。毕竟有的百姓已经不事农桑,改做他行。

这一改革避免不了阵痛,但只要挨过去就会对综合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一直被粮税折磨还不如狠狠一刀切下去来的痛快。

当然,直接征收银两也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容易囤货居奇,容易闹粮荒。

故而谢慎并没有强行规定必须缴纳银两,而是让百姓们自由选择,可以交粮也可以交银。

这样一来就趋于一种平衡,闹粮荒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不过谢慎新政中有一点却是和张江陵的一条鞭法一致,那就是用交银替代徭役。

这一部分由朝廷拨银雇佣职业役工来做,算是社会分工的细化。

对这一点老百姓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徭役太苦了,而且征发是随时的。有时正是农忙却要征发徭役修筑河堤,你是去还是不去?

去吧没人在地头劳作。不去吧是拒绝徭役,是要被拿到官府大板子打屁股的。

现在好了,朝廷规定你只要出一份银子就可以免除徭役,由专门的杂役来做,百姓们自然拍手称快。

当然这也有问题,那就是全国杂役有限。如果遇到大的工程,仅仅靠现有的杂役是不可能完成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