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汉祚高门

1403 勋功十二转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194 10-16 09:12

吸纳一部分,也必须要有章法选择。

“乡义壮情,不可辜负,但复治任重,非才力之选不能担当。稍后我会分遣一部分秘阁少流,跟随张君负责选才事宜,韬略考试是必不可少,稍后行台五兵会北进主持,量才授事。”

眼下的河北,章制悉废,旧法全无,虽然有乡势野蛮生长壮大的情况,但在王师大军催压之下,也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来。面对这一片制度的废墟,沈哲子自然不会客气,如果想要加入到行台秩序中来,自然要遵循我的规矩。

正在这时候,大帐外谢尚又匆匆行入,先是告罪来迟,然后才又让人搬上满满几个大箱子,上前汇报道:“军勋改制,方略草成,五月之后北伐事务已经悉入于此,恭请大将军阅览斧正。”

“已经做好了?”

沈哲子听到这话后,心中不免一喜,待见谢尚神态不乏憔悴消瘦,他便也点头说道:“实在是辛苦仁祖了。”

说话间,他便起身而下,将谢尚呈送的一些籍册草草翻阅一下,脸上笑容更浓。

谢尚这段时间主要负责的乃是勋功改革,即就是将原本王师军中所行的甲功计数改换成为十二转军功。

随着王师部伍越来越多,行台所控制的疆域范围也越来越大,原本的甲功制已经不再合时宜,沈哲子早就有改革军功制度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适逢今次大举北伐,王师各路人马悉集河北,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进行一次比较深层次的改革。

原本的甲功制,是具体到士卒个体,以甲功寄食为基础。这样的计功方法更准确,能够更加周详细致的确保每一名士卒的战功所得。

但是这样的计功方法太繁琐,且对执行力的需求更高。早年制定这一军功制的时候,行台还仅仅只是淮南都督府,甚至连豫州都还不在掌控之内,王师卒力也不过只有区区数万卒众,执行起来倒还简单。

可是随着王师势力越来越盛,战线也拉得越来越长,这种计功方法便不再合理。旧年寄食的甲功可以由淮南几郡屯田中直接拨付,可是现在大部分的屯田已经改为军府,已经不可再负担甲功寄食的负担。

更有如庾曼之所率领的王师远在陇右,甲功是要寄食关中还是寄食河洛?这当中又牵涉到一个各地军府的协调难度,再加上资粮运输还有着庞大消耗,执行起来的成本更高。所以从西征关中开始,原本的甲功便不再寄食,而是以甲功折成钱帛直接发放。

但这样一来又面对一个物价起伏的问题,虽然行台这些年对于财政方面监控尚好,物价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幅度的起伏,加上原本淮南的币制改革也被直接引用到行台中继续推行,但是战事频密发生,具体到特定的区域也是波动难免。

将士们沙场立功,是脑袋提在手上以命相搏,如果没有一个公允正直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军功,又谈什么军心振奋、临敌敢战?军功改革,已是誓在必行。

关于这一点,沈哲子倒也并不挖空心思的标新立异,充分发挥拿来主义,直接将后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