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盒子里的安史之乱

第一百八十六章渡河作战

“这是何意?”

李白微微诧异,看向了颜真卿。

“朝廷和永王可不是一条心。”

颜真卿轻皱眉头,心知李白虽然诗坛名扬四海,但是心思单纯,恐怕没有参透永王的阴谋,于是提醒道。

“永王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他这一次为了拯救大唐,特意让我前来劝说各地太守、御史,听从统一调配,要与史思明决一死战。”

李白愣了一下,对几人讲明了自己的来意。

颜真卿与张巡对视一眼,他们立即嗅出了其中的破绽,永王如果要与史思明决战,只需要提兵朝着江淮而来便可以,何必要派出一名书生,企图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所有人服从。

史思明的精锐大军就在眼前,永王的所谓援救远在天边,傻子都清楚到底该如何选择。

但是,大唐第一的才子李白却糊涂了,也许是他蹉跎半生,太希望证明自己的治国能力,才会对如此明显的不合理,置之不理。

甚至为永王书写檄文,歌功颂德。

“如果永王真的为大唐的社稷着想,那么应该提兵北上才对,可是具老夫所知,永王却往细南边而去。”

颜真卿皱眉抚须,对李白说道。

“不会吧?”

李白微微一愣,西南的剑南节度使是他的好友高适,永王放着史思明不打,却派兵去剑南这就很奇怪。

“当然,永王是说自己与剑南汇兵,共同讨伐叛军。”

颜真卿也知道在永王没有彻底扯出反旗之前,谁都不能对这位永王做出指责,毕竟,永王是灵武肃宗的弟弟。

众人的一席话,令李白沉默了起来,他是一个极度聪明的人,只要除去了心中的障碍,便能够马上明白过来。

“李兄,即使你现在前往石州各地也不会起作用的,不若在我们军营中暂任客卿,共抵史思明。”

张巡此刻对李白抛出了橄榄枝,他对李白提议道。

李白沉吟了一下,又将视线移到了沙盘上,不由有些心动起来,其实作为一名说客,李白并不是太合适的人选,他内心也不认为自己能够说动,各地州府那些老狐狸般的太守、御史。

反而在睢阳军中,倒有可能做出一番事业,更何况,这里有神仙。

.......

史思明在帐中眼睛轻眯,在面前跪着的是一名使者,这使者来自毫州城内。

“许叔翼要投降?”

史思明心中暗喜,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情,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道。

“启禀郡王,我家大人审时度势,认为大唐气数已尽,愿意归顺郡王。”

使者跪在地上,向史思明叩首道。

史思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毫州不战而降这种好事,居然落在了他头上,要知道毫州占据枢纽地位,要是占据了此处。

可以断绝毫州、蔡州、徐州三地的往来,还能够获取大量的军粮辎重,使得水路粮道被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