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王爷

第239章 再祭屠刀杨将军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1192 01-01 08:35

“如果取消朝贡贸易,不再限制贡使和贡物数量,改由民间自由来,加强我朝与天朝之间的交易,坦率地说,我们是十分赞同的,但是有些事情我们还存在疑虑。”

大内义勇端起杯来喝了口茶,说道:“今日与两位大人开诚布公,在下实话实说。我来举个例子,以前勘合贸易时,大明朝廷厚往薄来,赐予我朝的馈赠确实丰厚,但远不能满足我朝的需求。

出于这个考虑,我朝向大明朝贡时,贡使常常携带许多货物,在沿途大埠,比如苏杭、金陵一**售给当地富商,但是民间富商多有以种种理由拖欠帐款不付的,为了讨回欠款,我朝的人不得不乘舟往来,甚至把官司打到布政使司衙门,仍然得不到保护。在下想问,如果民间自由通商,大明如何保障我朝商人的利益。”

杨凌向大内义勇淡淡笑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想到了。事实上,一旦自由通商,我朝去往日本国的商人一定也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决定:第一,设立专门的有司衙门,制订专门的海事律法、通商律法,以保障双方商人的权益。当然贵国也要设立同样的部门,互作保障,相关律法的制订,还需要双方各自派出精通律法的人共同制订。”

“同时,”王华欠身道:“为了保障有司衙门秉公执法,贵国可以派出常驻使臣,驻守在我们的京师以及双方交往密切的城池,监督律法执行衙门,如果处事不公,做为使臣,有权向上一级有司衙门甚至三司衙门,直到向我皇帝陛下提出诉讼。当然,我们也要向贵国派出特使,负责相关事宜,彼此权利均等。”

王华说完,和杨凌相视一笑。经济,永远要有政治和律法的支持,王华提出这一建议合情合理,大内义勇心怀大放,不禁连连点头。

他却不知,一向眼高于顶、根本不把番夷小国放在眼里的大明天朝,提出这个建议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大明对日本皇室和幕府的兴衰以及他们对全国的控制能力,还有九州几个强藩的政治态度,根本就是孤陋寡闻,完全不知情。

在这样的情形下,连正主都找不准,想要合作,尤其是军事合作,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杨凌提出派驻大使,以六部官员为文官、厂卫番子为武官,派驻日本,全面搜集他们政治、军事、经济各个方面的情报,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保证有的放矢,保证相关国策真正能够实行下去。

细川澄明微笑道:“王大人此议甚好,两国一旦解海通商,商贾如云,帆扬如帜,难免会产生许多纠纷,如果没有一个强力衙门保障公平,势必要引起民间许多事端。

另外,我朝需要的大明货品极多,无论丝、棉布、水银、瓷器、药材、调料、字画和佛经等,这些东西一旦销往我国,其利价增十倍。

而我朝销往大明的商品除了一些屏风、扇子、盒子、刀剑之外,多是铜、硫磺、苏木、珍珠等原料,价钱便增值甚少,是否有所不公呢?”

杨凌笑笑道:“这些东西要看百姓需求,何况这些原料一旦运来,我朝民间还要重新进行加工,总要给他们再留出赚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