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搅乱三国

第三百三十五章 巢湖事定

搅乱三国 孙一凡3703 1047 12-13 05:30

,但仅此一次,决不会有下一次,就是你曹智打输了,想从他的防区撤兵也是免谈。

曹智也知道好些事瞒不过6康这只老狐狸,他向6康保证回马上履行承诺外,还答应6康看在他的面子上,一定告诉袁遣不要为难乔玄,只针对陈禹。

这话6康听着很有玄机,一时没想明白,当场只是嘴硬的说,"不用给他什么面子",但当晚想想又觉得那里不对,第二日想找曹智问清楚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曹智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在水城呆了两日,李虎已就任完就起程走了。

曹智在蒋钦的安排下,乘船直下巢湖,出了巢湖,上岸改走6路,目标直取合肥县。

合肥旧时称为广阳乡,是个乡级单位,即现在的将军岭,岭上的分水田是东肥河和南肥河的源地东肥河自将军岭向西北流经寿县入淮河。南肥河亦自将军岭向东南流。经合肥入巢湖,两河均属雨源河类型的同源异流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的劳动人民就曾利用过这样天然的水道、地形,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这条运河因沟通了长江,淮河之间的航运交通,故名为“江淮运河”。但常因雨季河水暴涨,使两河源头之间的水汇合相连,合肥就扩大成为了一个县,县城即因此而得"合肥"之名。

由于“江淮运河”的开凿,无疑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航运联系与经济上往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合肥就成为江淮间的漕米,货物集散和转运的中心,并以此闻名全国。秦、汉时设县筑城后,合肥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地位,都显得特别重要。合肥城位居长江、淮河之间,淮南丘陵为其天然的屏障,又处在"江淮运河"通道线上,漕运都在此中转北运。其形势是“南临江湖,北达寿春。”

到达合肥时,曹智的兵马已扩充至一万一千多人,那多出来的二千军马自是6康不允许在巢湖多驻扎的人马。但曹智也是有的放失,这调出来的二千军马,都是蒋钦新训的水军。接下去的九江也是多水道的,虽说曹智不是真的要夺取乔玄的九江,但带着水军还是有备无患的。而且可以乘机,查看、验收一下蒋钦的练兵成果。

曹智很快并且顺利的夺取了合肥县,合肥县本应属九江辖治,也是他的门户,无论什么时期,合肥县城的军事战略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陈禹、乔玄也知道曹智来势凶凶,后面还有个袁遣跟着,他们不敢怠曼。在陈禹的建议下,几乎是放弃合肥县,集中兵力,收缩防线,采取固守治所寿春的战略意图。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