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家天下

第137章:卫儒同道

家天下 易与容 1630 01-17 05:26

, 平时除了去食堂吃饭, 去教室上课,就是回寝室休息。可是两人讲了这么久,最后的一个室友都没回来,不由张继庚不表惊奇。

朱由札眨眨眼睛,自得的一笑道:“那也是自己人。我安排他在外面望风!”

**************************************************************

就在理学门徒、满清jiān细暗中发展同党的时候,大丞相府内,权势熏天的江宁侯却是遇上了难题。

刚刚授课完毕回到相府办公,突然外面报告道:“天王降下诏旨,请侯爷接旨!”

徐简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决定接旨。对于玩政治的人而言,很多时候形式是大于实质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目前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重新洗脑工作。只要这番工作切实做下去,洪天王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傀儡,再也不可能有一分多余的权威。但是现在洗脑还没完成,假如开启“拒诏”的恶例,实在不是聪明做法。

内部的政治斗争,水面下多险恶多丑陋都所谓。但门面功夫是一定要维护的。目前新体制还没正式推行,洪天王这个“脸面”还要护住。自己拒诏那就是公然破坏权力逻辑。以徐简一人之下的地位,那么多人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假如他带头玩坏了规矩,以后自己发布政令下去,别人难道不会上行下效?

外人以为权势在握的政治人物可以肆无忌惮,却不知真正明智者都是顾忌多多,绝对不敢轻易玩坏规矩的。聪明如徐简,当然知道越是权大越要收敛的道理。所以他只稍作考虑,立即以盛大礼仪迎入天王使者接诏。

传诏的却是天王府承宣陈承瑢。洪天王大概也不想刺激杨秀清过甚,所以传诏之事并没跳过他的这个亲信。

看到徐简恭敬听旨,陈承瑢非常满意。他展开诏书大声宣读道:

“天王诏曰:江宁侯忠勤王事,功在天国,特授予天国大丞相职位,凡天国一切军、政事务皆有裁决之权。此职特为江宁侯所设,没身不替,永无追夺。并许子孙世袭。”

徐简倒是被这道旨意吓了一跳,暗道洪某果然不傻,这一手玩得极帅嘛。但他表面上却声sè不动,行礼如仪后接了天王诏旨。

宣旨过后,陈承瑢没有马上走,而是笑嘻嘻的重新对徐简行了礼,满口称羡道:“侯爷大喜啊。得到这个世袭无替的大丞相职位,侯爷您就是仅次于诸王的臣下第一了。再立些功劳,封王是早晚的事。侯爷一下子青云直上,真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情何以堪!”

徐简客气的跟他应答了一阵,让人奉上丰厚礼品将这个承宣官恭送出门。

陈承瑢走后,徐简捏着诏书陷入沉思。洪天王果然不甘寂寞,反击的招数凌厉有效。对徐简而言,这种诏书就是块诱人的毒饵。在这个时机,徐简不能硬抗诏旨,况且诏书内容对他极为有利。这等于是洪天王额外给他一个确认地位的正式授权。本来他的权势是依附在东王身上的。东王要是倒台,他的一切也就随之消散。

现在有了这道诏书,他却一下子有了自立的资本。就算干掉杨某,他也有了上位的充分法理依据。杨某雄才大略,为人极难糊弄。洪某却一向是个诸事放权的享乐天子。权势的道路上有进无退,无论换了是谁,只要有可能,难道会不想再进一步?

徐简脸sè变幻,随即又想到,平行时空的陈承瑢是洪天王翻盘的一个很关键棋子。这个时空本来以为由于杨某获得异能,陈承瑢这个变数已经消去。可是从刚才他的表现而言,着实透着暧昧。杨秀清刚表态不在封王。不封王对他有利。可陈承瑢却暗示可以封王。洪天王已有最高名义,封个把王来分杨秀清的权对他有利。那么陈承瑢的表态,究竟是出于同为东王心腹的身份,认定东王坐稳位置后必以封王回报徐简,还是禀承天王旨意在做暗示?

又或者,干脆是杨秀清授意其人给予试探,一旦徐简应对失误,立刻就会大祸临头?

这里面一出一入天差地别。徐简在这个微妙关头可谓步步惊心,差错一点都将万劫不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