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锦衣状元

第七百五十七章 公开交易

锦衣状元 天子 1180 07-22 08:13

错。以唐寅代其总制宣大军务,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鞑靼人已退,理当拨乱反正,回归到本来的状态。」

「哈哈,林尚书,在你看来,让鞑靼几千骑兵在大明关口之内畅通无阻,是没有过错的表现是吧?也就是说,下次鞑靼人再来,只要鞑靼人没杀进内三关,宣大地面上随便驰骋?是这意思吗?」

朱四针锋相对。

林俊一时语塞。

吏部尚书乔宇出列道:「陛下,鞑靼在我关内行劫掠之举,乃因白羊口失陷,可白羊口失陷之事,并非陈九畴总制宣大军务时所发生,所以,罪不在他。他能保证宣大各关隘堡垒无失,便已是功劳。」

朱四道:「别跟朕扯这些!朕就

问你们,若没有唐寅在内三关的大捷,现在宣府保得住吗?鞑靼人是不是已经杀到了京城城下?」

乔宇仍旧不依不饶:「陛下,此乃假设,并不成立。宣府只说有鞑靼犯境,并未报危殆啊。」

君臣间一旦争论起来,这问题就无休无止。

这次的事,跟以往不同。

以往多就只是几个言官在那儿发话,争也争不出个道理来。

可现在有关谁当宣大总督的事,却是皇帝在跟几个尚书在争,一看这段位就比较高,普通言官就算心中有想法,一看这架势,也都不吭声,专心看戏了。

「朕不跟你们虚言,宣大偏头等地,不需要两个总制,马上着令西北,让陈九畴回京述职,另有安排。」

朱四态度蛮横直接下旨。

乔宇苦劝道:「陛下,此乃吏部之事,请陛下收回成命。」

意思是,你就算是皇帝,也要听我们吏部的,我们吏部没报的事,你就不要瞎掺和了。

朱四道:「朕的话没听明白是吗?意思是,陈九畴不回京,继续留在大同,继续当他的宣大总制?那将唐寅摆在何地?你们可有考虑过西北将士的想法?朕不管别的,若是他不回来,朕就让锦衣卫将他给带回来!」

又发狠了。

在文臣看来,小皇帝简直蛮不讲理。

有很多人都把求助的目光转向杨廷和。

但杨廷和一声不吭,别说他,连一旁其余四位阁臣也都是冷眼旁观,好像这件事跟内阁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

明摆着的事情,无论你文官觉得多对的事,陈九畴留在大同的确名不正言不顺,皇帝把一个卸职的宣大总督调回京城,这算是皇帝胡作非为吗?要是你们觉得唐寅不合适当宣大总督,当初在唐寅出任时,就该反对到底,而不是一边同意,一边却又要安一个陈九畴在大同,挟制唐寅。

一个宣大,两个总制衙门,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

……

这场朝议,最后闹了个不欢而散。

众大臣出宫时,一个个表现得义愤填膺,嚷嚷着皇帝要祸害西北。

可出宫路上,那些本来应该去请示杨廷和意见的人,诸如在朝堂上跟朱四激烈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