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八百五十八章 时代的幸运儿

为纺织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推动力。

尽管新型纺纱机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并不算太大,但是其生产的新型棉纱依靠更低的生产成本,更优良的质量依旧给纺织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

这必然会导致整个棉纺行业的巨大变革,而在这场巨大的变革里,王立清是幸运的……早早的就紧跟了那些大型综合纺织企业的步伐,提前下了新型棉纱设备的订单,成功让安华纺织公司成为了目前国内极少数能够生产新型棉纱的独立棉纱厂商,更是成为了松江城里第三家能够生产新型棉纱的独立棉纱厂商。

这让安华纺织公司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

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找上门来求购他们的新型棉纱,一开始还是只有松江府当地的纺织企业,很快就有了江北南通地区的纺织企业也找上门来了。

江北南通,这是大楚帝国里一个新型的纺织产业基地……之前安华纺织公司就曾经和合作伙伴尝试在南通地区建立新工厂,只是过程不顺利,结果更是悲剧,投资了二十几万楚元进去,却是因为合作伙伴被牵连,结果投资被深度套牢在债务纠纷里。

鬼知道还能不能把这些投资本金给拿回来,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而且就算能够最后拿回来,但是也会导致严重亏损,打官司也是要花钱的,这年头资深的商业律师可不便宜,更别说资金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这二十几万被套牢在债务纠纷了,光是资金成本一年都得好几万呢。

不说安华纺织公司自身的投资失败,且说江南南通,这地方在明朝时期本来就有着相当繁荣的手工纺织业了,当地出产的土布产量非常可观,一年可以达到上百万匹。

只不过在大楚帝国成立后大力扶持松江府,苏州府等江南省地区的工商业发展。

这些地方的纺织工业也在这个浪潮里,迅速转变为机械纺织,竞争力远超土布……而江北南通那边则是因为战争以及后续的税务等一系列的问题,当地纺织业的土布行业遭到重创,随后紧跟着也转型为机械化生产,在承顺七年的时候南通地区的多家本地的纺织工厂更是进行了合并,成立了当地多家士绅家族合作持股的南和纺织公司,在还一度扭转了江北南通地区的纺织业发展。

当地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也是让南通地区最终从州升级为府的重要因素,承顺十二年,南通州正式升格为南通府,领海门、崇明、如皋、泰兴四县以及南通第一工业区。

州升格为府,同时对各府的辖区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是大楚帝国在十年代时期里经常干的事,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地方行政区域调整,已经废除了所有州级行政模式,形成了标准的省-府-县/区-镇-村五级的地方行政模式。

没有了前朝时期的各种府隶州、省隶州等行政模式。

南通府的发展,是非常典型的纺织业发展,他们的龙头经济,或者说所有的工商业经济都是建立在纺织业之上的。

只不过在整体的竞争力上,还是不如长江南岸的松江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