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九百二十九章 迫击炮

燧发枪, 利用二年式燧发枪开创了线列步兵战术。

不过早期的二年式燧发枪性能上还存在诸多缺陷, 一线士兵们对这种燧发枪的低击发率有很多的意见……毕竟只有百分之七十多的全天候击发率不够用,平日天气好还没什么,但是在稍微刮风下点小雨的话,二年式燧发枪的击发率就会急剧下降。

所以当年大楚帝国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几乎都是特地挑选好天气作战的,从来都不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里主动发起什么战斗。

针对击发率低的问题,大楚帝国经过多年研发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最后搞出来了十三年式燧发枪,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尤其是击发机构的改进,把全天候击发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

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百分之八十毕竟不是百分百,用起来依旧有不少的麻烦。

到最后,随着国内化学工业,冶炼工业,加工工艺的持续进步,又大概十年后大楚帝国来了个大创新,抛弃了使用二十年的燧发枪结构,改用火帽击发机构。

先是采用十三年式系列步枪里的新型号进行改装,改装后称之为二十一年式步枪,并在这个基础上改进设计了全新的火帽击发枪。

这也就是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采用火帽击发机构后,全天候击发率破天荒的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只要不是极端特殊的恶劣情况,那么都能顺利击发,除了击发机构的改进外,还改良了枪管的制造工艺,增加了烤蓝工艺,其枪管颜色也从以往燧发枪的明亮变成了黑不溜秋的黑色。

黑色枪管,这是区分大楚帝国枪械制造技术划分的重要特征,在二十三年式步枪之前,所有枪械,包括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都是明亮钢铁颜色,但是二十三年式之后,枪管颜色清一色的黑色。

顺带一提,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这玩意在陆军之前的定位里其实也是过渡武器……那个时候陆军念念不忘的是前装线膛步枪,并且当初就很乐观的认为前装线膛步枪的技术能够在承顺二十五年左右就成熟,然后顶多二十七年左右就大规模批量装备。

但是陆军低估了线膛武器的技术难度以及价格……实际上第一跨能够投入使用的十六型前装线膛步枪,在承顺二十八年才完成研发,但是价格非常感人,陆军发现新武器有了,但是自己用不起……只能眼睁睁看着隔壁的近卫军率先装备使用十六型步枪,自己只能继续用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

二十年式火帽击发枪,从承顺二十三年开始生产,一直生产到了承顺三十一年足足八年时间,累计量产超过两百万支,一款本身定位于过渡武器的火帽击发枪,硬生生的变成了新一代的主力单兵武器,全面配属陆军各部队以及海军还有近卫军,武装税警等,和之前的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构成了大楚帝国的火帽击发枪时代。

哪怕直到现在的承顺三十九年,虽然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早就停产了,但是大量库存,再加上十八型后装线膛步枪的早期产能受限,而需要换装的部队又太多,所以直到今天,依旧还有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