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玄幻奇幻 李唐传奇

第一百二十九章 惜才

李唐传奇 高月 1643 01-14 10:20

速探来!”

“是!”

“大将军, 这一定是诱敌之计, 敌军主力当还在邓州。”旁边的方剑说道。

“我也估计这是敌军之计,但荔非将军领的是步兵,这时应还未到襄阳,若真是敌军主力,让它先一步赶到,即使襄阳不失,损失也会不小,如此会影响我筹粮大计,也罢!传我将令,全军从绕道南面行军,务必堵住南下的敌军。”

王潜在连用三个应急方案后,终于成功脱身,退回唐州,不久干亭也领一千败军逃回,王潜上表李璘,要求增派援军,不料却被李璘痛斥其延误战机,命大将张嘉延领六万军前来替换王潜,调其南下攻打泉州。

邓州之围被解,李月褒奖杨国远精忠为国,并命其暂领邓州刺史,动员民众修复城池,随后记卢焕军功,升其为郎将,张杰虽守城有功,但因贪功冒进,损兵近半,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李月惜王潜之才,派江惊鸿为使送亲笔信给王潜,并游说王潜投降,江惊鸿领命来唐州见王潜,这时王潜已接到李璘的调令,干亭深抱不平,王潜却笑笑说道:“宛西百姓苦难,我实不忍再观,这样也是解脱。”

这时有军士来报:“李月派人来给将军送信。”

王潜一怔,命将使者请入,江惊鸿进来向王潜深施一礼道:“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李月帐下谋士江惊鸿见过王潜将军。”

“久仰江先生大名,江先生请坐!”

江惊鸿将李月信递与王潜道:“我家大将军惜王将军之才,不忍同室操戈,命在下来劝说王将军。”

王潜接过信并不打开,直接问道:“我有一疑问,请先生教我!”

“王将军但讲无妨。”

“永王所言,他奉先皇密旨,若今上不善,他当可代之。而当今皇帝妄用宦官,导致邺郡惨败,本已熄灭的战火,重新燃起,以至天下苍生涂炭,既朝廷平乱难熄,他便愿以己之力,驱逐安史,重铸大唐江山,此言可有差错?”

“王将军可曾读过书?”

“我曾中举人。”

“即读过圣贤之书,安不知有君臣之分、父子之伦,当今皇上受命于天,先皇受其尊号,让庙于彼,天下皆知,既如此,永王之言行,可算大逆不道否?安史之祸,由来以久,皇上即位后,国势衰微,军无战力,但用李月为将,善用郭子仪、李光弼等,连破逆贼,收复我大唐山河。张巡宁饿死不降、卢全诚誓死守城,堪称义节千古,而此时永王据江南富庶之地,不予朝廷一钱一粟,不予前军将士一水一饭,其心可安否?邺郡惨败,虽有宦官之祸,但唐军积弱已久,各地军阀不效死命,才是兵败之源。现史思明再叛,永王既想报国除贼,为何不解徐州之危,反而欲侵占我大唐的后方,是何居心,难道王将军真的不懂?我闻王将军乃东晋名门之后,也曾为大唐命官,纵使不愿为国效力,也应在家颐养天年,怎反为叛逆李璘所用,没了祖宗的名声。”

一席话说得王潜满面羞惭,他立身拱手道:“江先生一席话,如拨云见日,我明白了,请转告大将军,我王潜为大唐之人,愿为朝廷效死命。”

“大将军的信,王将军还未曾读。”

王潜摇摇头说道:“我已知错!何必再看。”便将信交给江惊鸿带还给李月,自己叫进副将干亭,说己欲降李月,干亭踌躇着说道:“我们家人都在苏州,这可如何是好?”

江惊鸿笑笑说道:“大将军早有安排,此时两位的家眷应在太湖之上了。”

干亭闻言,不胜感激地说道:“大将军宅心仁厚,我等愿效死命。”

由此,唐州李璘之三万军及无数粮草尽皆归唐,李月大喜,封王潜为淮西将军,干亭为郎将,又筹集粮四十万石,命方剑、张杰率两万军护送前往长安。

李亨燃眉之急得解,心中大悦,就在此时,党项人窥关中空虚,遂发五千兵占领灵州,杀死刺史萧拽,关中无兵可御,李亨遂封方剑为灵州将军、张杰为凤州将军,命二人领本部前去征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