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二十三章:破竹之路(五)

。而普通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偷渡前往一水之搁的廖内群岛是新加坡普通市民躲避战火的最好办法。

廖内群岛是印尼华人比例最高的一个省份85万常驻居民中潮籍华人多达1o万且多数保持传统的潮汕语言及文化习俗。新加坡的各大华人商业集团在这里也多有投资堪称是新加坡的后园。新加坡政府曾一度对由廖内群岛偷渡来新加坡的印尼华人开展严格的打击活动但战火中无数新加坡居民携家带口却偷渡逃亡廖内群岛。

根据新加坡民政部门的统计在战争爆后的2周时间内新加坡逃离新加坡的居民总数过了5o万人。新加坡不仅是没有可战之兵连可征之民都少得可怜。所谓24小时内动员45万人的国防动员计划顷刻间化为了泡影。

李光耀清楚的知道自己国家在战时的求生之道就是让潜在的敌人清楚尽管新加坡人口不多却能在短时间内动员一支人数众多的战斗部队哪怕敌人最终制服了新加坡武装部队也得考虑是否有能力征服善于使用武器和炸药的新加坡人民。

但是新加坡的民众却显然没有情绪配合自己的领袖。虽然李乘龙和他的商界精英们仍乐此不疲的借着战乱到处低价收购新加坡的中小型企业以扩大自己的家族资产。但此刻李光耀眼中新加坡的虚弱对来说是致命。中国政府已经表示鉴于新加坡目前的处境。将派遣第58机械化步兵旅“帮助新加坡稳定国内局势” 。

正是对于这一小小的建议击倒了走过无数风雨的新加坡政坛元老李光耀的健康水平几天来一落千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新加坡不能拒绝中国。这并不是一次简单军事协防而是新加坡对中国战略依附关系的形成。

在全世界华人之中新加坡人也许是与中国人的心理差距最大的。大过中国台湾省人也大过各国的华人。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新加坡人有着更亲近西方价值观的文化吗?当然不是新加坡在很多地方仍然甚至保留着世界华人之中最浓郁的儒教思想的影响。

真正的根源还在于地缘政治的纠葛自中国全力以赴进行经济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跟中国同文同种甚至同样采用简体汉字的新加坡由于既熟悉西方又熟悉中国自然而然的成为强大中国经济引擎力带动下的最大受益者。

但是新加坡的政客们却从中读到空前的危机感作为东南亚经济和政治的龙头新加坡一直期望在东南亚建立一种类似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联盟而新加坡则理所当然的充当雅典的角色。环视周遍各国新加坡有理由相信这一政治版图不难实现。但是强大中国的出现不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都对新加坡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以新加坡为主导的东盟建设很多就被纳入了中国-东盟的轨道。

为了将强大的中国割裂在新加坡的影响势力之外新加坡的政客作了众多的努力。一直鼓吹美国是东南亚重要的平衡力量:美军撤出菲律宾的海军基地后新加坡立刻提出美军可以在新加坡樟宜接受补给新加坡一度希望成为美军在东南亚的唯一立足点。

中国提出和中国-东盟合作的同时。新加坡出于为平衡中国的力量的考虑竟大力提倡印度-东盟合作。本来印度在东南亚没有立足之地正是由于新加坡的竭力拉拢印度国内才对东南亚地区拓展充满了野心。

新加坡更是东南亚第一个和印度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国家。时间是2ooo年当时印度还处在核试验后的短暂孤立时间。印度核试后东盟对印度进行核试验不但不进行谴责反而给予默许或支持。可惜的是寄希望于印度的核武装可以牵制中国的新加坡最后自食苦果。

遭遇印度远程弹道导弹袭击的地区至今到处拉着橘黄色的禁止通行的条幅偶尔有几个一脸失落和无奈的搜救志愿者从废墟里牵着搜救犬疲惫的走了出来。

而李光耀、吴作栋在各种场合的讲话都喋喋不休提到中国的增长是世界最大的挑战将来亚洲的稳定取决于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之类的话。在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联盟的过程中新加坡总是在提醒东盟各国要团结一致要注意到自己和中国是竞争关系等等。

但是今天新加坡无从选择对于中国的力量他们只有接受。李光耀曾不惜一切代价要求新加坡军队全力出击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正面的印度人更是想向中国人展示他的国家他的军队。但此刻他彻底的败了新加坡的力量已不足以保护自己更不足以抵御中国的进入。

李光耀曾说过作为中国人的后代他知道中国人的忍耐力很强但同时知道中国人的爆力也很强。通往马六甲和印度洋的道路中国一路走来并不轻松但宛如破竹数节之后豁然开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