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三十三章:以战之名(四)

天而降的炮火打的措手不及的“虾夷人”们在海边四处寻找可以藏身的掩体。

“不过是偶然命中而已!。”躲在一栋海边废弃的渔民小屋内内川永孝一边透过窗户看着屋外自己一片混乱的部下一边自我安慰道。但是对方的舰炮火力却一阵又一阵的猛烈袭来而且每每都能准确的击中“虾夷人”雇佣兵团的藏身之处。甚至连“虾夷人”雇佣兵团改装有各种武器的民用车辆在高机动中也会被突然落下炮弹正面击中打回到零件状态。

“敌人就在附近的海面上吗?是直瞄火力?怎么会这么准?”一阵猛烈的炮击间歇海滩上充斥着被炸断手脚的雇佣兵们的哀号之时。内川永孝紧张的从小屋内探出头去用高倍望远镜自己的搜索着附近的海面但是茫茫大海之上却没有看见任何舰艇的影子。

因为此刻对“虾夷人”雇佣兵团进行着炮击的中国海军舰艇群此刻远在5o公里之外的海面之上。此刻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正在自己所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旗舰—“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开封”号的舰桥上得意的注视着“开封”号驱逐舰身后的6艘“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及4艘“江湖”级改进型护卫舰所装载着的2o门76a型双13o毫米舰炮一次又一次的猛烈齐射映红了蔚蓝的马六甲海峡的海面。

“旅大”级驱逐舰在设计之初其主炮口径和布置方案都不得不模仿前苏联的“科特林”级驱逐舰不过当时中国海军并没有相应的双联装13o毫米舰炮可以选用真正的海军舰炮只有o7型“鞍山”级驱逐舰那样的人工装填的单管13o毫米舰炮显然不能满足7o年代以后的需求和展甚至后期装舰的1oo毫米舰炮也是单管人工装填。惟一在结构上与“科特林”级舰炮相近的是5o年代引进仿制的66型13o毫米海岸炮。

这种海岸炮是前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舰炮的简化型去除了火炮稳定装置以及自动装弹扬弹装置和炮塔炮瞄雷达因为岸防炮在混凝土某座上没有海上波浪的影响而且主要遂行对海面目标射击整个炮兵连采用1台322型校射雷达测量弹着点水柱反射信号进行修正。

苏联海军“科特林”级的13o毫米舰炮负有打击空中目标的使命因此除在驱逐舰上配备射击指挥仪和对水面目标的校射雷达外2座13o毫米炮塔上还安装了可以跟踪空中目标的圆锥扫描炮瞄雷达。

在设计“旅大”级驱逐舰时在66型海岸炮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样也是较为稳妥和别出心裁的主意。但是中国没有能够安装在炮塔上的小型炮瞄雷达最终对海和对空解决办法是由炮塔右侧的光学矢量瞄准装置进行瞄准而对海面目标射击则由舰桥上的343型校射雷达和光学指挥仪控制炮塔随动射击与此同时补充研制了火炮稳定系统和扬弹系统数年这种由海岸炮改装展而来的舰炮才最终定型为76式。

从今天的标准看来这种舰炮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全天候的对空射击能力。实际上当时这种火炮对空射击是一种指标而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1oo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高炮用来射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