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三十四章:破其卫城(二)

其国际军火采购份额。不过战争初期俄制战机和舰艇的糟糕表现令印度军方大为诟病。印度海空军的高级指挥官们无视自己的所犯下的一个个致命的错误。客观强调他们所使用的俄制武器也同样存在于中国的装备序列之中俄国人的背信弃义才导致了战斗的失利。要求政府转向美国或欧盟采购武器装备。

作为国际军火市场的“购物狂”印度曾一度被世界各大军火巨头所青睐。为了争夺印度空军的战斗机采购订单。美国人曾提出准备在印度建航空制造厂欧洲eads公司则表示将向印度航空工业投资2o亿欧元瑞典萨伯公司甚至愿意租赁战机1o年。

但此刻面对印度军方的大规模招标美国和欧盟的反应却出奇的冷淡。除了顾虑中国政府的反应之外各大军火生产企业都很清楚中印两国战力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简单的一两种型号的武器可以弥补的。将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口给印度只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创造一个中国制造远胜于自己的神话而已。当然冷战之后除了俄罗斯之外欧洲各老牌军事强国没有再保留其庞大的军工生产线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除了获得2o架法制“阵风”F-2型战斗机、1o架Jas-39“鹰狮”轻型战斗机之外。印度空军在新型战斗机采购领域仍不得不依靠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俄罗斯显然并不介意印度在军事采购领域的“花心”。

米格-35轻型战斗机、苏-3omkI型重型战斗机、苏-34型前线轰炸机和苏-39型对地攻击机。俄罗斯人为新德里开出了以上的“菜单”莫斯科承诺如果新德里照单全收那么将中国空军逐出战场并非难事。虽然对莫斯科的“广告用语”将信将疑但显然印度已没有更多的选择。

与印度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工全面的春天。除了有计划的整补前线部队的战损之外中**事工业各集团积极的参与到东盟各国空军的重建和强化工作之中。

作为中**队在东南亚地区新兴的盟国泰王**队是较早采购中国武器的东盟国家之一。而随着印-东战争的爆遭受全面重创的泰王国迫切中国更多的军事援助。2oo8年1月7日开始第一架泰王国空军所接收的Fc-1型“枭龙”轻型战斗机出现在马六甲的天空。

随后的日子里印度空军残存的前线飞行员们开始越来越熟悉这些陌生的机型。除了泰王国空军之外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空军也开始普遍的装备了这种来自中国的轻型战机。不过这些刚刚抵达战场的新锐战机仍主要担负着战场的巡逻和警戒任务攻击和拦截任务仍由中国空军担负。

即便如此面对逐渐恢复元气的东盟空军。印度远东战区开始日益感觉到压力。在补充的新型战机形成战力之前印度远东战区的空中力量已经锐减到开战以来的最低谷印度空军在战区所保有的战机已不足12o架。除了俄-印联合组建的“方块-a”中队之外印度在马六甲的天空已经没有象样的空中力量。

又是一次充满危险的低空突入2架米格-27型战斗轰炸机的讯号清晰的显现在印度空军德那巴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