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四十五章:硝烟近散(五)

“装甲部队应避免在严密设防的城镇中作战。”这句出自1942年版《美国6军野战条令》的名句多年以来一直以血淋淋的事实告戒着所有参与城市攻坚作战的6军指挥官们自从人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正式将装甲机械投入战场以来一个个由钢筋水泥筑就的陷阱就一次又一次的吞噬这些铁甲雄师从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的短壁残垣。

而随着大口径火箭筒和单兵反坦克导弹的普及在现代战场上装甲部队在城市地幅内更显得寸步难行。1995年1月俄军装甲部队的12o辆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车臣府格罗兹尼进行一场预定顺利的平叛结果遭遇了仅有轻武器的叛军伏击1o5辆先进的主战坦克却惨遭摧毁。虽然事后各**界都将装甲部队在格罗兹尼的溃败归咎于俄军的指挥无能。

但是其它国家的装甲部队在城市环境中陷入困境的情况也时有生。例如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曾试图夺占苏伊士运河上的红海港结果却惨遭埃及驻守部队的驱逐。一系列的残败似乎进一步验证了一个主流观点:城市作战完全是徒步部队的天下而非装甲部队的舞台。

此后各国装甲机械化部队历来将人口稠密、地形复杂的城镇地区视为畏途。从2o世纪7o年代后期以来美军装甲兵的作战条令一直明确规定装甲兵在作战中应避开面积大于一平方千米的城镇地区。但是今夜中国远征军却要终结这一神话。由近1oo辆各种型号的装甲战车组成的铁甲洪流在步兵分队的掩护之下从三个方向向布莱尔港展开了最后的向心突击。

“这是中国人最后的一击了只要熬过今夜战局就会生根本的逆转。只要我们摧毁他们的装甲铁拳增援就一定会赶到。”穿梭在各条战线之上的要塞指挥官—印度海军准将拉维.萨蒂亚此刻已经放弃了港区的阵地虽然印度的步兵仍在那里与登6的中国海军6战队苦战着但是显然来自6地的装甲洪流此刻才是布莱尔港防御体系最大的威胁。此刻拉维.萨蒂亚不得不出动最后的预备队—包括指挥机关成员、舰艇水兵以及战场临时组建的民兵与中国6军放手一搏。

和所有小型城市一样布莱尔港的城市布局呈网格状。城市中街巷狭窄此刻印度守军动用了包括废旧的装甲车辆、家具甚至从已经战毁的战机和军舰上拆卸下来的大型零件设置了重重路障以阻挡中国远征军的坦克和步兵战车前进的步伐。然后再通过街巷接近中国远征军的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用手中的定向爆炸装置、反坦克火箭筒甚至是自动步枪动近距离的攻击。

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在进入城区的初期阶段中国远征军临时组建的装甲突击集群沿袭标准的作战条令以纵队或交错的纵队队形在市区中推进在接近印度6军控制的区域则以典型的36o度火力扇面封锁敌人的接近通路。然而来自建筑物顶部的垂直火力和两翼街巷的一次又一次的突袭仍迫使中国6军不得不迅改变作战方式放慢推进度改用稳扎稳打的战法。

血腥的巷战中中国6军装甲车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