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玄幻奇幻 陆海巨宦

之一一三 政敌毕

陆海巨宦 阿菩 1195 01-01 09:47

非要回到开海之前地窒息状态去?

“那可真是祸国殃民之举!”

新学影响地学生每谈论及此无不义愤填膺:“这些士绅公卿。自许救国救民。实际上却都是为了一己私利把持朝政。我等若不出声音。叫天下间地老百姓知道。千载以下。史书还以为民心真地是向着他们呢!”

便有人提议说:“咱们这样在这里空牢骚也没用!我看不如就串联进京。若遇到那些腐儒朽绅。也好辩论一番。好叫是非有个分明!”

这个提议迅影响到整个东南——甚至南洋!沿海数百州县。每县之中或三五人。或数十人。以新派学生为主体。纷纷串联入京声援。东南承开海风气之先。民多富裕。且有许多大商家、大商会对此事戮力支持。经费便不成问题。乡县学子到了府城便汇成一股小流。到了省城便汇成一股秋水。等过了江北。那真是浩浩汤汤。有如汪洋了。车马相接。船帆相联。一提起来都是北上声援镇海公地!同仇敌忾。一起入京!

他们散布在县市时没什么影响, 一聚集却也有万人, 出来的声音便极其响亮!

这一番壮举,当时人只是觉得新奇,沿途州县以及顺天府衙门也只是警惕他们聚众造反,却不知后世史书对此甚是重视,还特别给起了个名号,叫“新学进京”!

这些新学学子进京时本只是带着一腔地热情而已,不料进京以后才现开海派在京津地区也是有根基的。

自开海以来,上海、杭州、泉州一线展起来以后,京津地区也跟着兴起—毕竟北京是政治中心,对白银地需求、对香料以及海外奢侈品的消费力,足以抵得东南一省!有远见地海派商人,都将这一带作为未来的重点进行布局,派了许多掌柜到此布点,甚至直接在这里开店,一些有世界性野心地商人甚至准备将总部迁徙到此。

北京城自蒙古变乱以后逐渐疲,正是靠着这样的一批人才重新兴旺起来。这一批过江猛龙是京津地区的新生力量,和旧派士子生趣不投,公卿士大夫议政论政时他们只装作不知道,继续做他们的生意。这下可好,来了一大堆与他们声气相通的读书人,他们当然要全力支持了。

高拱见这些人来得蹊跷,但看他们也是读书人,虽不以四书五经为限,有些不务正业,但怎么说也是学子,就不好以对付奸商刁民的手法来对待。奇特的是这些人人数虽多,但秩序井然,在和旧派士子辩论时也颇守礼制,反倒是一些颇有威望的京官,辩论不过时或以官势压人,或直接报以老拳,这等行径不但为叫中立派所不耻,就是保守派中地真君子也替他们汗颜。

“哼,我看这件事情,十有**是李哲的诡计!”高拱对张居正冷笑道:“他招引了这许多人来,想替自己造势呢!却不知这些人走街穿巷,接触的尽是京师地升斗小民,又占不到言官部门,又有什么作用?在士

们说话的地,这会不过是墙外敲打敲打锣鼓,图个了。”

看看离李彦直承诺的进京时刻只剩下三天了,京师弥漫在一片期待中又有担心地气氛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