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第九章 铁马冰河(上)

丹东大米汤 1664 01-03 04:47

马的口鼻中喷涌而出, 汇集到地上和人血一起形成了小溪。与此同时, 两侧的山头,也出现了无数身着和谷口一样,灰黄相间色块奇怪衣服的人,一样头顶着圆圆的铁锅,端着火铳向下打来。唯一不同的是,谷口的人是一排接一排的连放排枪,而山顶上的人却是瞄准了目标打。

埋伏在这里的不是别人,正是怀柔县众乡勇。两日前斥候长王飞雨命人火速来报,说三个蒙古千人队趁北口城不备,偷袭得手。北口城县丞战死,县令自杀。这三千蒙古人把北口城未及逃出的万余百姓全部杀了,抢了细软,向东而来。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一空。密云州知州不敢触其锋樱,躲在城中,任蒙古人在自己属地内胡作非为。眼见蒙古人就奔怀柔来了。

郭璞等人听说此事,又气又恨。恨蒙古人残暴不仁,气密云知州不知廉耻。怀柔、密云两地相距甚近,众百姓起了同仇敌忾之心,纷纷前来请求参战。武安国早有此心,见群情激昂,不顾乡勇人少,拿出做好的沙盘,和十三郎等人仔细筹划,非要让这三千蒙古匪徒匹马不得回塞外方解心头之恨。沙盘上见石门谷山谷狭长,正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所以定下了这条诱敌之计。

先前押骆驼队的镖师,货真价实,是主动请缨的怀柔县武威镖局的众高手。那扮做镖头的却是十三郎本人。商队的老板,则是由学校的老师穆罕默德客串。临行前,早已在城里开了分号的木匠铺老板杨老汉唯恐武安国有失,把一直留着没派上用场的蛟龙之皮用锯子锯开,和张五等人连夜赶制出了两套铠甲,给武安国和小张正心穿了。那蛟皮软甲又轻又结实,关键部位包了板凯,除了火枪,寻常刀兵很难伤到武安国师徒。

众人在山谷中冒着北风冻了一天,才等到蒙古兵的到来。怀柔乡勇的铠甲外边都套了武安国设计的灰黄相间的军装,这平日大家很不喜欢戏称为“蛤蟆服”的军装,穿上了躲在山上,远远的根本分不清是石头还是人。所以蒙古兵直到大难临头才发现对手的存在。

蒙古军中行军总管见势不妙,慌忙命令军队急撤,众武士不顾头上炮弹呼啸,身边子弹如雨,掉头狂奔,人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待幸存者冲到刚才的石门处,发现石门早已被炸塌,塞住了退路。无奈掉头又往前冲,一个来回抛下了尸体千余。待领军的总管从慌乱中找到一丝清醒,抬眼再看,属下的三个千夫长中的两个早已向佛祖报道去了,剩下一个掉了只胳膊,被亲兵架在马上,眼见出气多,进气少了。一咬牙砍翻几个身边乱窜的小兵,整顿队伍,向武安国等人冲来,众武士有了带头人,也明白只有冲过前边这道人墙才能逃得性命,一声呐喊,不顾死活的打马快冲。这边张正武见蒙古人拼命,也不客气,招呼炮手把炮弹连珠般在蒙古马队中砸下,那炮弹全是开花弹,铸造弹壳时用急流淬火,填充的火药中间又加了钢珠,碎铁等物,落地之后炸开,五步之内不会留下一个完整的活物。蒙古军冲过炮火屏障的不够十分之一,那几个幸运的人冲到距武安国等人两百步的地方,又被坐骑掀下马来,此处竟拉上了铁丝网,网上挂满了铁蒺藜。一两个勇悍的站起身子,举刀去砍那铁丝网,没等刀落下,身上早已被打了十几个透明的窟窿。

行军总管见此,弃了马,带人向两侧山顶上爬。哪里那么容易,没几步就被子弹压在山脚不能动弹。山谷中树木枯草早已着起火来,此时火势渐大,山上的乡勇被浓烟挡住了目标,渐渐没法放枪了。幸存的蒙古士兵见头上枪声渐稀,大喜,纷纷从战马身下,石头后面和死人堆里爬出来,寻找出路。也是老天有眼,恨透了这群屠杀手无寸铁百姓的刽子手,一阵山风刮起,火势借着风力越烧越旺,一会间谷底已成火海。

武安国见此,连忙让十三郎冲山谷里用蒙古话喊道:“放下刀走出来,投降者不杀”。十三郎的嗓子像是刚才押镖和蒙古人交涉时喊坏了,这武林高手喊出的声音比蚊子叫声大不了多少,等武安国发现后扯了嗓子重复,早已晚了。仅有十几个蒙古武士从烈火中冲出,被乡勇们用砂土将身上的火扑灭,接下来谷中就再无动静。武安国让穆罕默德问幸存的蒙古人为何出来的如此之少,蒙古人破口大骂穆罕默德假慈悲,原来众人都被铁丝网挡住了,这几个是见机快,从底下缝隙爬过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