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第九章重生(四)

丹东大米汤 1180 01-03 04:47

这个水师大帅面子而已。日本武士挑拨,刚好给双方提

供了一个开战的借口,没有日本武士参与,他们顶多将战争时间拖延到明年春天。

李景隆当时二十几万大军,难道摆在山东就为了出来练兵么。除非第一晚周衡所

部大获全胜,并且及时收手。但我估计那样,燕王朱棣也不愿意让周衡停手。”

“这倒也是,早晚都要打。问题是打起来容易,收场难。一国之人,有必要

非你死我活么?”曹振被刘凌质问得一脸苦笑,叹息着说。

“是啊,怎么收场?”武安国亦摇头。长大起来了,郭璞在北平也提出了《

平等宣言》,可那只是一个宣言,具体怎么实现,采取什么步骤,这才是他最头

疼的问题。大明今日之兵威,由他而生。大明今日之战乱,也由当年他一句“人

人平等”而起。打烂一个旧朝廷,相对容易。历史上每个朝代末年都有人领导百

姓做这件事情。但如何建立一个新规则,难。平等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具体的

制度和规则来保障来最大限度的实现。武安国小时候口号没少喊过,一颗红心也

曾经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理想而准备过,结局呢,这个世界中,只有经历过的

人才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才明白客观事实不会被个人热情而左右。当他

满怀热情真正长大时,才知道为了某个口号而付出的阵痛,到底痛得多铭心刻骨。

那些忍受阵痛者,到底在怎样的深渊中挣扎!

刘凌见武安国皱眉,知道这是他情郁结的根本原因所在。大战当前,不欲让

他分心,微笑着岔开话题,将焦点引导曹振身上。“子由,你这次擅自调动兵马,

朝廷没难为你吧!”

“没有,我不胡闹时,允文那孩子和黄大人天天想方设法给我使绊子,收我

兵权。我真的带兵走了,他们又念起了我的好处。在廉州加水时,朝廷的圣旨也

到了,嘉奖我一心为国,主动请缨抵御外辱。夸我忠盖比干,勇胜廉颇。加封我

柱国大将军衔,加俸五千石。千里迢迢快马赶来的使者说,要不是碍着祖制,异

性生不能封王,就封我为靖海王了。连带着姜烨、麻哈麻他们都封了侯,乌纱帽

像批发一样便宜!让我扫荡掉海面上敌军后,赶快回国兴师勤王。”曹振笑着回

答,语气中带着几分嘲弄和无奈,“说来说去,还是要我回去帮他打内战。郭兄

那篇《平等宣言》让朝廷乱了阵脚,一边组织人手在各家报纸上批判郭璞、白正

等人无君无父,禽兽不如,一边收缴民间的北方报纸,敢收藏、传播者一律处死。

这样一折腾,反而让《平等宣言》传播得更快,听说黑市价格都买到了一个银圆

一份。眼下国内各路诸侯蠢蠢欲动,允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