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明左

第507章 不敢翻脸

明左 鹤城风月 2016 08-23 04:54

希望有人可以分忧。(115wx)•(org)

奈何,看到的尽是群臣躲避的眼神。

⁂想看鹤城风月写的《明左》第507章 不敢翻脸吗?请记住115*文学.的域名[(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虽然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懂军事,但却懂最简单的对比。

大明最强大的军队是关宁军,然而关宁军却被东江叛军打的打败。

左梦庚又将东江叛军打的溃不成军,曾经还在清水关击败过后金八旗。

那该强到什么程度?

甭说朝廷如今筹集不到足够的兵马去平叛,就算有了兵马,能打过吗?

见所有人都躲闪逃避,崇祯的怒气又涌上来了。

“好好好,既然诸位爱卿畏敌如虎,那朕便学太祖世祖,亲征叛逆好了。”

“陛下三思啊!”

周延儒等人吓坏了,连忙围着崇祯跪满了一地。

哥们别闹了行吗?

你那是学太祖世祖呢,还是学英宗呢?

崇祯当然说的是气话。

“那你们便说说,如今该从何处着手?”

周延儒头皮发麻,可也知道这事确实得有个对策。

山东乃京师的南大门,而且运河打从这里过。

元年时,冯纶劫囚,把临清钞关炸了,竟然导致京师大乱。

万一那左梦庚切断了运河……

加上西北的流寇又在山西肆虐,届时两边要是联合起来,东西夹击,京师岂不是成了绝地?

想到这些,周延儒也顾不得算计权谋了。

“陛下,事有轻重缓急,不可不查也。如今朝廷虚弱,府库匮乏,万万不可多方开战。因此行事必要有所侧重,方能转圜。”

周延儒的话奇迹般地得到了温体仁的支持。

“周阁老诚乃谋国之言,还望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以待日后功德圆满。”

崇祯不知道不能动手吗?

他当然知道。

可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老四九城了,好面儿。

如今话都是大臣们说的,那就顺着台阶下吧。

“爱卿有何良策?”

在劝阻崇祯怒而兴兵的时候,周延儒就知道,得拿出办法来。

政客嘛,你让他把一个国家搞好,他没那个本事。但是你让他出馊主意,他就跟机器猫一样,无穷无尽。

周延儒琢磨一番,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

“陛下,眼下不宜硬来。然那左梦庚亦未明言叛乱,天下人眼中,山东亦是我大明疆土。这便是良机。”

在崇祯凝思的时候,周延儒小心建议道:“自朱巡抚没于沙河之后,山东无巡抚已两年有余。何如再立封疆,名正而言顺,或许会有奇效。”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不由得纷纷称善,同时对周延儒的老辣又有了深刻的认识。

反正那左梦庚并没有昭示天下、竖旗造反,或许是有什么顾忌。

这样一来,山东还是大明的地盘,那派遣一位军政最高长官————巡抚过去,不是理所当然的嘛。

只要新巡抚到任,有着法理正统,说不得能够牵制左梦庚一番。

崇祯沉默了。

坦白说,这个办法他并不喜欢。

看似良策,实则凸显了朝廷的无奈。

说的透彻一点,等于是将他皇帝的权威彻底扔在了地上。

想他朱由检即位以来,什么时候不是一言九鼎、口含天宪了?

魏忠贤?

说杀就杀。

袁崇焕?

千刀万剐。

被他下旨处死、惩办的官员何其多也。

那种一言而决人生死的快感,只要经历过,就再也割舍不下。

结果现如今呢?

明知道有人在造反,可是却瞻前顾后,别说挥军平叛了,就连重话都不敢说出口。

憋屈。

很憋屈。

还只能受着。

崇祯决定不受这个气。

“一应事体,全赖周卿操持吧。”

这事儿是你周延儒的主意啊,和我崇祯没关系。

干好了还成,干不好……

周延儒满腹苦水,无处倾诉。

总觉得自己的头顶黑乎乎的,似乎有什么盖住了。

他明白,那应该是一口锅。!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