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强明

二百一十章风波未停

强明 阳光下写字 1182 03-21 11:48

陈济淡淡的一句话,直接堵死了洪清的希望。陈济名满天下,他洪清不过是一无名小卒,人们更加愿意相信谁,显然已经不言而喻。

更何况,还有着皇庄的例子摆在那里。就算是有人不信,也可以去皇庄查证。

不过显然,洪清肯定是没有这个时间的了。

“不!”洪清绝望了,但越是陷入绝望,他就越是疯狂。

“就算是你能写书,也并不代表你能治理好一县!”

魏明呵呵一笑,看向洪清的目光有些可怜他,“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当治理一县,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第一件事......”洪清顿时愣住,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些话,那他肯定会说教化牧民,但是现在他如果这样说了显然不会是对的。

“说不出来?”魏明嗤笑一声。

洪清的窘迫模样顿时引来周围百姓的大笑,甚至就连朱棣看着他也是摇头。这洪清学问如何,朱棣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洪清一定对治理一窍不通。

一想到这样的人考中进士做官,朱棣就有一种把百姓所托非人的感觉。

“那我来告诉你。”魏明深吸口气,大声说道:“治理一县首要重视水利,有水才能够耕种。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百姓丰衣足食,无须你教化自然懂礼节知荣辱。”

“其次,要想富,先修路!除了水利之外,一县之地就属路最为重要。路修好了,商人来往便利,一车货物运到此地的时间就短,商人的消耗就低,卖出的价格自然也会便宜,百姓就能够受惠。同样的,道路便利,商人也能够把此地的特产顺利的卖出去赚取利润,而当地原本卖不出去的特产也能够轻松地卖成银子。如此一来,百姓自然就会富足。”

“所以治理好一县很简单,水利、粮食、道路这三样,只要全部做好,百姓想要不富都难!”

朱棣听得频频点头,以往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他面前说过该如何治理一方。

甚至他经常去翰林院听讲经,就是想要从中找出治理的办法出来。可是听了这么久,翰林院也只会告诉他“圣人云......”什么什么的。

从来没有人像魏明这样,如此清晰地把如何治理一方梳理出一条明确的道路来。

洪清虽然他自己找不到办法,但是他还是识货的。当魏明说完之后,他两眼恍惚,难以置信这样清清楚楚的办法,竟然是魏明说出来的。

当初他刚来京城和李建等人讨论的时候,不是说这魏明就是运气好得到皇上青睐,才能够平步青云的吗?

不是说这魏明只是一个秀才,并没有什么才学吗?

怎么没有人和他说过,魏明不仅能够写出农政全书,还能够如此鞭辟入里地找到一条治理地方的办法出来?

洪清看向魏明的眼神,连刚才的仇恨都消失了,只剩下无尽的绝望。

魏明看向洪清,深吸口气,沉声道:“枉你读了二十年的圣贤书,到现在却跟未闻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