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二四九 法国只能失败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6 05-04 03:39

税收为抵押,向帝国贷款两千四百万银元,这已经是降低过的份额了,一开始,大同盟要求的是四千万。

而这两千四百万里,有一千三百万要直接在帝国采购物资,而对于战争状态下的国家来说,这也不是什么不合理条款。

若在平时,各国肯定不会答应,各国会想方设法利用帝国的资金发展本国的产业,至少要保护本国的产业,可是战争期间,资源就是一切,一根燧发枪的枪管,来自中国的工业化产品价格只有欧洲手工作坊打造的三分之一,难道为了保护本国的手工作坊,就让前线士兵没有枪械吗?

在平时,各国要用关税保护本国的纺织品行业,可是战争一开,各类纺织品价格暴涨,难道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业,就要让百姓造反,士兵光屁股吗?和平时代一切的法令在战争时期都可以作为妥协,而如果不是奥地利的要求,那两千四百万贷款至少会有两千万留在帝国采购物资。

而之所以奥地利索要现款,是因为在维也纳,一位叫做塞缪尔奥本海默的男人死了,这位奥本海默是平时为奥地利的皇帝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家,作为一个君主**的国家,而且没有类似西班牙那样的海外殖民地,奥地利的皇帝很难像英国荷兰那样融资,皇帝的至高无上在商人眼里就是没有信誉。

于是,奥地利的有钱人把钱借给奥本海默,而奥本海默把钱借给奥地利皇帝。而现在,奥本海默死了,一场三角债的官司就要在维也纳打响。是阿姆斯特丹的犹太银行家拿出部分资金和解决方案,以维也纳城市银行为主体,建立一个类似于英格兰银行那样的国家银行,以国家信誉支撑战争融资,而来自中国的六百万贷款,在这场三角官司之中至关重要,重振了奥地利商人对国家的信心和对战争胜利的信心。

这对大同盟的实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奥本海默的死亡导致了维也纳的宫廷动荡,最后是前线作战的欧根亲王返回维也纳,与奥地利的皇太子一起,压制了皇帝的金融班子,改善了国家财政,这使得欧根亲王整整一年无法出现在战场。

两千四百万银元的贷款彻底打破了战争双方的实力,实际带来的影响还要大的多,至少神圣罗马帝国那些墙头草们纷纷转向了大同盟,其中就以萨伏依公国为主要代表。

欧洲的封建领主、商人和银行家们相信,战争双方可以平等的在中国获得战争资源,那么法国西班牙一方绝对没有胜利的可能,这两个国家,都是封建**国家,国家的信誉较之荷兰、英国要低很多,更重要的是,两个国家原本背负着的各种国债就超过三亿帝国银元,这使得他们偿债能力大大降低。

皇宫。

国务会议结束了,大臣们和几个旁听的议员离开了,大家对皇帝和裕王都毕恭毕敬,态度无可指摘,今天的会议之后,向参战国贷款这件事就确定下来,李君威没有任何发言,他明白大势所趋四个字。

而且,李君威发现,连皇帝都不太支持自己的欧陆战略,认为其前景不明,比如英国,李君威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